今天我们说的语言叫汉语;我们最大的民族叫汉族,现在看来感觉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拿来就用。我们之所以叫汉语,叫汉族,那都是我们祖先在二千多年前用他们那强大的统治力和影响力,把他们拥有的这些巨大荣耀,强大辉煌的印记经过一代代传给我们的标记。
这些标记就是二千多年前大汉王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在这强大王朝的发展中,有一个充满传奇的女性用她一生默默地支持着大王朝的三位帝王,使得王朝走向强大,她就是王朝强大的守护者窦氏。
一
窦氏,具体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她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中,家里父母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在秦末汉初之时,战乱不断,民不卿生,经楚汉相争,最后刘邦胜出后,大汉还是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而窦氏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时期,生活的困苦,加上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大家都没有安定的生计,所以窦氏到了十来岁就很懂事了。帮助家里做些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正是这样,窦氏很小就和父母负担起这个家庭的责任,做事稳重,遇事淡定,学会了谨慎,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吃苦耐劳,这些都为她日后的人生提供了帮助。
从苦难中走出来的孩子更懂得珍惜机会,特别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而窦氏就是这样一个要强的孩子。为了让家里过上好些的生活,她常常到外面去找活做,而增加收入以补贴家用。家里的一切事情都能应付自如。
二
汉王朝建立不久,刘邦因病去世后,吕后为了巩固自己摄政的地位,从民间征纳很多少女到后宫,然后再把这些女子分派给各地的诸侯王,以加强自己的统治。
而在这些征纳女子中就有窦氏,此时的窦氏已经有十四五岁了,对自己被征纳,也是无奈之举,只有服从。为了能分到离家近点的地方,她还贿赂主管人员,希望能把她分到离自己家近的诸侯王以方便照应家里。
而主管人员不知是什么原因,竟然把这个事给忘记了,就把她和另外的四个女子一起给派送到了代地的代王刘恒那里去。刘恒是刘邦和薄姬一起生育的儿子,刘恒和薄姬到了代地,非常低调的在当地生活,从不过问京城的政治生活之事,加之薄姬为人低调,所以在代地的生活一向安稳。窦氏本来就是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女孩子,从她身上显露出来的坚强,谨慎,懂事,做事低调等性格都与刘恒母子很相似,很快就得到了刘恒母子的喜欢。
成了代王刘恒的嫔妃之后,很得代王的宠爱,加上她可以在很多时候可以协助代王很多事情,所以地位越来越稳固。
三
吕后死后,王朝重臣最后拥立代王刘恒为大汉帝位,而窦氏也自然成为了皇后,继续支持国家的各项政策,维持王族关系。
到了汉景帝时,坚持以前朝的国策来治理国家,监督自己儿子景帝坚持执行黄老思想来管理国家,以民休息,薄赋税,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
汉王朝从立国到景帝一直都是坚持这样的国策,景帝多次想改变这样的政策,都因有窦氏的守护而没有实施。正是窦氏在旁边的监督,使得汉王朝能够在短期内国力得以开始强大,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就是在这样的治国方针政策下取得的成果,而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窦氏在背后默默的守护和坚持的结果。
四
到了汉武帝上位后,一直对国家的这个国策不满,多次想更改,都因窦氏的坚持而一时不能更改。在汉武帝即位初期,汉王朝已经是经济非常强大的国家了,粮食都堆满了粮库,钱币也放到金库都放不下了,而经过多年不休养生息,民众生活都富足了,军队和军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些功劳很大一部分都与窦氏在幕后有关系,正是她让大汉王朝走向了强大的道路,引导和约束汉武帝的行为。
历经四十多年的坚守,窦氏在汉武帝上位几年后,最终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一个从困苦出身的孩子到为帝国守护四十多年的老人,她的一生都献给了大汉王朝,是王朝的守护者,更是王朝走向强大的奠基者。
百粤天说
窦太后一生充满传奇,留给后人的是她一生对家庭的幸福,国家的安宁,民众的富足的守护,正是她这种无为而治的精神,这种伟大的贡献力量,把大汉王朝推向了高峰。这又何不是我们今人学习的一面旗帜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4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