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老哥、老姐们:现在最大心愿还想干点啥?
退休的老年同胞们,在为社会做贡献方面,已经船到码头车到站,完成了的使命。退休养老是国家劳动政策的惠顾,是社会的回报和温暖。然而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和体制的原因,同样和差不多工作年限,养老金却有着不同的差额,也无不会对退休后的生活安排产生着影响。加之各自家庭条件不同,儿女年龄段和工作类别、空间距离的不同,也对退休后生活安排产生着作用。
所以说起退休后最大心愿干什么,牵涉到以上方方面面,好像也不是那么随心所愿脱口而出的,会受着许多牵挂的羁绊,在哪个山头唱那个歌。
一、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偏低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学业未成子女的,退休后不但不能享受一般退休老人的悠闲,寻觅各自的乐趣,而且依旧还要“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自谋其它的创收渠道,以提高经济收入,减少经济压力,这是一类实实在在的退而不休者。
二、儿女原籍工作,父母退休后可以居家照护孙子辈的,这样的退休老人占着一定的数量群体,只能是比较清闲的一族,有着一定的自由时间,实现自己心愿,参与一些自己喜欢的老年活动,或安排节假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玩玩。
三、子女异地定居的。由于现在户籍的宽松,人员流动性大,人才的竞争,城市劳务市场的需要,子女们完成学业异地就业定居的,外出务工经商在外落户的,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也相应形成了成兵团数量的老年“候鸟”群体,为了照护孙子辈,一个电话就得雷厉风行,若干时间后,家里一旦亲戚间有什么事,或清明节,又得风尘仆仆回来。这也是一类的退休老人,为了孩子们的需要,继续像蜡烛燃烧着自己,照亮着他们。
四、儿女们家庭经济条件都相当好,孙子辈年龄比较大不需要照护,自己身体又好,退休待遇又高,这类金牌夕阳红的退休老人,是最幸福的一族,他们实现自己最大心愿,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自由,有充分的经济自由,有经得起折腾的身体条件,或旅游、或健身、或垂钓、或下棋,广场舞、马拉松等等,各取所爱,享受各自乐趣。
最后想说的是,笔者本人也是一位退休老人,正好退休的当年,就和老伴一起背井离乡,到二儿子家当上了保姆,至今五年有余。能让孩子们没有后顾之忧的安心工作,同时享受着天伦之乐,尽管经济上也同时做出点付出,倒也乐得其所。常常在网上,特别微信朋友圈看到滥传的一些毒鸡汤文,什么“倒贴保姆”,什么“主不主,仆不仆”,什么“后人自有后人福,上代不管下代人”等等,一些名曰劝人实则害人的论调。在感到不敢苟同甚至反感之余,也不由想象说出这些话的人们是不是心口如一,自己难道真的能看着孩子们的需要而忍心不管吗?尊老爱幼是中国家庭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而享受天伦之乐的温馨也正是建立在和谐融洽家庭关系之上。却不知说出这些话的人们,两代人的关系何以处之,什么状况。
夕阳无限好,尽情的享受退休生活,实现自己心仪的最大愿望无可厚非。但也要根据自己的各自不同条件做出自己的明智选择。儿女成家立业,自己退休,功德圆满,享受天年,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母爱无疆,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之常情。自己已是过来人,超脱凡尘外,不在五行中,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有的是;只管博眼球,不扪心自问的同样大有人在。而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的定力。———致广大退休的老人们!
原创首发
2020年1月4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3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