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阅读育儿好文哦
其实,当平凡一词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很扎心了,因为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平凡会有平庸的意味。如果,将平凡一词放在孩子的教育中,试想让做家长的去接受孩子终将平凡这件事,又有多少家长会欣然、平和地接受呢?
这也是很多人在了解到日本纪录片《人生七年》后会有的感受,此记录片用了28年的时间的时间,从1992年开始采访这13个孩子,每隔7年再采访他们一次。
也就是这人生中的28年里,孩子们每隔7年表达了自己的现状和对未来的期许。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也接受着各自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其中会有来自更加严厉、期许更高的家庭的贵子,当然也会有来自忙于生活、没有过多时间去管理孩子的家庭的直树。
尽管,在整个采访期间里,孩子们在不断地成长,也发生了诸多地变化,也无一例外地,他们终将过上了像父母一代人平凡而琐碎的生活,时常会有小麻烦不断,感到生活有些压抑、沉重。
像在接受采访的13个孩子里,有个叫三重的孩子,他是一直想着能够成为职业棒球手的孩子,并且很幸运地成为了职业棒球手,同时做的还不错。尽管如此,后来的三重也从职业棒球手的赛场上退役下来,从事了看似很普通的职业,在自己父亲的印刷厂工作。
其他的受访孩子有着各自的初衷,即便后来没有实现,或者实现起来波折不断,这些在生活中会时常上演的情节也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也就呈现出来了我们后来观看到的日本版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孩子们终将平凡的结果实属扎心,但是孩子们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的热情、态度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实,这也给现在很多做家长的一个提示,孩子们会有不同的选择和人生境遇,很多时候都与做家长所心心念的愿景大不相同。当我们做家长的遇到孩子的人生状况与愿望背道而驰的时候,能够有这样的看见和勇气,只要孩子真的快乐、幸福就好。
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是否真的做好准备了?
其实,与日本版纪录片《人生七年》里所表现的结果一样,事实上极大多数的孩子最终是会过上和父母辈一样平凡的生活。
2000年后中国开始了高校扩招的政策,可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而另一方面,相对稀缺的名校、精英似的教育资源依然紧俏,可以说普通高校在如火如荼地大幅度扩员招贤,而名校却收紧或者不参与到扩招的大军里。
就这样,在高考大军破千万的时候,有的名校当年的整个本科录取率仅有2000名。相对于庞大的千万大军,2000人的独木桥确实太难了。
看到这样的结果,作为家长的更应该明白和理解,孩子只要快乐、健康地成长,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好。
生活毕竟是个人的选择,太过功利地用成功、成就地人生去设限,很有可能会辛苦自己、拖累孩子。
看到了怎样做,孩子才是最幸福、快乐。做家长的就该有意识地降低不必要的期望,将更加宝贵的时间、能量给予给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亲子间温馨的相处。
对于孩子,每位家长都会给予了很多美好的期望,这些期望自然也是在孩子得到健康、快乐之后的期许。做父母的更要懂得,孩子作为一个个体,需要有着自己的选择权,要学会尊重。
今日话题:您会接受孩子平凡地一生吗?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格格,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多平台签约作者,亲子阅读推广人。关注我,为您带来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困惑和疑问,请给我留言。欢迎大家收藏,点赞,转发,评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2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