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一切时间大搞题海战术
时间不多了,大部分考生其实是抓狂状态,心里慌张,觉得好多书都没看完,看了也觉得和没看一样。于是,为了找到一点安全感,便从大量做题的快感中来麻木自己。
其实,越到考前,越要回归到知识点本身。最后二十多天,应该把时间用来进行针对性训练,针对能理解知识点但作答不稳定的题型,逐一攻克。之后做好考前的知识点梳理、模拟考试和总结分析,而不是大肆一股脑去刷题。
完全放松自己,放缓复习节奏
第一次参加公考的应届生大多都会紧张,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前面已经看了那么久的书了,认为自己复习的还不错,只剩下二十天,终于快解放了,便对自己放松起来。
考前虽然不要太过紧张,但也要适度保持紧迫感,找到考前冲刺的感觉。
过度依赖考场上的临场发挥
公考战场上的临场发挥,基本上等于一个传说。有些同学平常没有稳步复习好,妄想着考场上考神附体,健笔如飞。
其实真正考试,完全是一种高压的状态,一紧张以前学过什么可能瞬间秒忘,就更别提还有如神助了。摒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跟着自己节奏安心冲刺才是正道。
钻研难题、怪题、偏题
考前只有几天的时间,每做一道难偏题花费的时间成本都高得吓人。试卷上70%以上不是这些难题。最后的备考冲刺阶段,重点看的应该是以前自己没有做对的题,并且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以免在考场上再犯同样的错误。
考前"争分夺秒"地熬夜
无部分考生觉得剩下的时间太少,完全不够,那通过熬夜来抢占冲刺时间,但其实熬夜多数情况下只能影响你白天学习的精力与状态。
切记不可熬夜,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和复习规律就好,否则得不偿失。
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暴饮暴食
这个和熬夜也一样,暴饮暴食也是突然改变作息饮食习惯,令身体一时难以适应。一切波动过大的事情,最好都不要做,或者留到考试结束完再做。
暴饮暴食,还会让思维的速度放缓,降低大脑的活性。
纠结于模拟题的一两分,影响心情
考前做模拟题,为的不是看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分,而是保持一种临考前的状态。模拟题再真也不是真题,难度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因此不足为信。
考前的鸭梨本来就山大了,没必要自己再往身上背更多的压力包袱。
道听途说,听信小道消息
考前可能会听说复习得比较好的同学,出来预测,今年这道题肯定考,那道题肯定考不到。但实际情况是,在没打开试卷之前,一切都只是基于过去经验上的一种推测。
别为这些小道消息而走神,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之前所有的努力。靠自己,你才是准选调生。
心烦意乱,焦躁过度
考前有紧张、压力的情况很正常。后来成功考上选调生的,考前冲刺也经历过一段"烦躁期"。要相信,90%以上你担心的事情,最后都不会发生。
不管考场发挥如何,坚持过完最后二十来天,坚持考完行测、申论所有的科目。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不仅是帮助你冲刺到终点,更重要的,是让你的人生不留遗憾。
真的相信对手说的“裸考”
想必大家已经有所体会,不要相信别人说的“我根本没复习”、“行测申论考什么都不知道”,相信考公真的可以轻松“裸考”,那你就输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1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