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求帮助!
我有一个病人需要您的帮助,
看下一步如何处理,
只有您能帮我们了。”
一个半月前,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赵玉洲的微信上收到一条求助信息。对方是新疆的一位外科医生。紧接着发来了一组病人的图片。
病人是家住新疆的吴大爷,今年79岁,赵玉洲在看到图片后不禁陷入了沉思。吴大爷不同于一般的胃肠道术后肠瘘病人,他已经历经了三次手术。一次直肠癌根治手术,两次术后肠梗阻、肠瘘手术,长期的消耗,使得吴大爷的身体状况很差。并且吴大爷的肠瘘很严重,不仅从腹部切口的瘘口漏出,也从会阴部的瘘口漏出。
赵玉洲再三查看病人治疗及考虑到种种情况后,建议对方医疗组如果条件允许,转来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诊治。
经过短暂的准备,几番周折后,家属带着老人历时36小时来到河南,找到了赵玉洲。吴大爷的女儿感慨地说:“我们带着资料到北京、上海等多家大医院咨询,但均拒绝收治。通过网络查询到你在复杂肠瘘方面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也有很多类似肠瘘病人的成功案例,我们才有了希望。”
直肠癌手术后肠瘘,肠液自切口处流出并切口裂开
(↑ 图片仅做医学交流使用)
入院后,主治医师马鹏飞和造口伤口专科护士李梅一起担任吴大爷的医疗和护理工作。经完善术前检查,赵玉洲发现情况比预计的要复杂的多。
首先,吴大爷的胃部还存在一个5cm×5cm的肿物,考虑是一个来源于胃壁的间质瘤。其次,由于长期的肠瘘,肠内营养无法建立,胆囊异常肿大。另外,小肠的瘘口在距离小肠起始处约250cm处,而瘘口处于距离皮肤约15cm处,中间经由左下腹约3cm×10cm面积大小的脓腔,后向腹部及会阴两处漏出。
针对此种情况,赵玉洲主任多次组织医疗组成员召开病例讨论,制定多套手术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
经过周密的准备,12月10日9时,吴大爷被推上了手术台。通过赵玉洲手术团队、麻醉师及手术室护士等通力协作,历时3小时15分钟,顺利完成手术。术中不仅将肠瘘部分成功截留、转流,使肠瘘部分小肠内容物重新回到消化道内,也顺利切除胃部肿瘤和已经严重扩张坏死的胆囊。同时,回肠结肠吻合时采用团队总结的两层半吻合技术,避免瘘的情况再次发生。
吴大爷家人感谢赵玉洲主任
术后第2天吴大爷便可下床行走,第4天便可饮水,第7天已经开始经口进食。腹部的切口虽然已经历经4次手术,腹壁切口张力过高,在缝合切口时加用4根钢丝进行减张缝合,后期愈合也十分顺利。
病房里,吴大爷的女儿看到父亲的情况一天天地好转,很是欣慰,她说:“此前在当地保守治疗了近半年,腹部及肛门创面处常有脓液排出,父亲的生活质量很差,从新疆到河南,跨域两千多公里,虽有奔波,但好在治好了父亲的病,我们觉得很值得。”
专家简介
赵玉洲
普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河南省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委员。
擅长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及复杂腹盆腔肿瘤的外科手术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尤其对胃食管结合部癌采用创新外科技术治疗,大大提高手术切除的根治性和安全性。
审核:庞红卫
作者:陈玉博
编辑:李惠子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肿瘤患者的首选医院
守护健康的美丽家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01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