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劳动力人口负增长已逐步成为北京发展的隐忧

劳动力人口负增长已逐步成为北京发展的隐忧


北京市人口发展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例为86.5%。在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数量超过了35%,户籍人口比例不足2/3。在80年代出生人口高峰和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共同影响下,从2010年开始,北京市户籍人口的出生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2016年户籍出生人口超过了20万人,远高于2004年的4.49万人。

2018年北京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北京市户籍人口中,劳动力年龄段占常住人口的比例基本都低于60%,特别是25-29岁年龄段,户籍人口占比仅为33.7%。低年龄段劳动力人口中,户籍人口占比均低于50%。

北京市人口比例

从2012年到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劳动力人口(15-64岁)占比呈下降趋势,老龄人口占比已经接近17%,在劳动力人口年龄段,户籍人口占比低于60%,且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老龄人口中,超过90%均为户籍人口。


北京市劳动力人口变化

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劳动力年龄段人口数量开始下降,且呈现出劳动力人口减少数量逐渐增长的趋势。。201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6.5万人,其中,劳动力年龄段人口减少了23.3万人,20-29岁低年龄段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了30万人。


北京市劳动力抚养比

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出生人口数量下降、城镇人口生育率低,生育年龄之后、以及外来劳动力人口的变化是造成北京劳动力人口下降,特别是低龄段劳动力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从出生时间看,2004年是北京户籍人口出生人数最少的一年,这也意味着从2019年开始,低年龄段户籍劳动力人口的减少的趋势将有所缓解。不过随着60后开始逐步退出劳动力人口年龄段,进入老龄人口年龄段,以及外地劳动力人口流入的减少,北京的劳动力人口仍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劳动力抚养比仍会继续走高。

2010年后,北京市户籍人口出现的生育高峰,将在未来10年中,对北京市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在校生数量将在逐步增长,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将出现一个高峰。随着50后、60后逐渐退出劳动力人口年龄段,成为老龄人口,北京的是老龄人口占比将持续增长,对医疗、养老等服务业的需求也将逐步增长。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的贡献,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劳动力抚养比上升,已经成为北京经济持续发展的隐忧。单靠人口政策的调整,是无法短时间内扭转劳动力人口下降的问题,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降低现有劳动力人口的负担(子女入学、通勤时间)是政府部门正在大力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个体而言,通过学习提升能力,开阔思路,重新调整自我定位,并学会利用现有的各种工具,提升时间利用率,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变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77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