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7岁眼睛看不见,13岁离家卖艺,心里却惦记着家乡的孤苦老人

7岁眼睛看不见,13岁离家卖艺,心里却惦记着家乡的孤苦老人

穆孟杰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平襄镇东辛寨村,7岁时眼睛就看不见了,在众人“小瞎子”“小傻子”的嘲笑声中长大。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穆孟杰天生要强,他13岁就离开家独自闯荡。

一个13岁的孩子,眼睛还看不见,各种艰辛可想而知。

风餐露宿不说,有几次,走在街上,他差一点儿被大卡车撞上,或是掉进深坑里、旱井里。跌倒、摔倒、擦伤、流血,更是不计其数。

支撑穆孟杰走下来的,除了要像正常人一样活,给盲人争口气的想法,还有来自乡亲们的朴实的温暖。

穆孟杰

1984年,孟杰到新乐曲都村说书时,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娘。

她每晚都来听他说书,非常喜欢。看到孟杰这个小伙子说书特别卖力,大娘怕他嗓子疼,每天都端碗汤给他喝。没有做汤的时候,她就把家里珍藏的仅有的一点儿白糖拿出来,每次冲一碗开水送给孟杰喝。

开始的时候,孟杰还很不好意思,一再推辞:“大娘,白糖很稀罕的,您年纪大了,留着自己吃吧。我说书说惯了,不用喝糖水,没问题的。”

“我家里还有。你喝吧!人家医生说,喝糖水对嗓子好哩!你是个说书人,靠的就是一副好嗓子。嗓子坏了,怎么说书哇?”大娘的回答声如洪钟,显得中气十足。显然,这是一位体格健壮的老人。

实在推辞不过,孟杰就接过碗把糖水喝了。

看到孟杰听话地照做了,老大娘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就对了!大娘以后还给你做吃的。”

配图,图文无关

后来,别人告诉孟杰,这位老大娘已经八十五岁了。一个人住在一个破败的小院子里。

哦,原来是一位孤苦伶仃的老人。我也要对她好。孟杰心里想。

老大娘依旧每晚都来听书。她觉得孟杰一个人在外面流浪,风餐露宿的,一定吃不上啥好的。于是,每晚,她都包饺子,煮好了给孟杰端到街上去。

“大娘,您留着自己吃吧!我有吃的。”孟杰推辞道。

“你吃!我回家吃去,家里还有好多呢。”老大娘不由分说就把饺子碗和筷子塞到孟杰手里,然后故意扭头就走。

孟杰没办法,只好接过来。

等老人一走远,旁边就有人告诉孟杰:“她岁数大,饭不干净,别吃她做的饭!”

有的人附和道:“是啊,她家买的肉几十天都舍不得吃,不新鲜,都变味了。吃她做的饭不卫生啊!”

孟杰一面谢过人家的好心提醒,一面却端起碗来,一个饺子接一个饺子,全吃掉了。

这是大娘的一片心意呀!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咱咋还能嫌人家的东西不卫生呢!

配图,图文无关

知道了老人的处境,要离开这个村子的时候,孟杰专门摸索着寻到大娘家去看望她,跟她告别。然后送给她十元钱。

大娘怎么也不肯收,再三推辞道:“孩子,你赚点钱多不容易!我怎能收你的钱?”

这么多天,大娘一直都是把他当作至亲的人一样对待,这份亲情,自己怎能承担得起?

孟杰愣是把钱塞给了她。他知道,钱买不来人间的真情,但是,或许也只有钱,才能略表他对大娘无尽的感激之情。

以后,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里始终装着这位善良的大娘。到石家庄说书时,孟杰偶然听说老大娘的儿子不孝顺,不管她的吃喝,为此他还专门到新乐给大娘送钱。

从此,只要路过新乐,他都要去大娘家看望,一直到老人九十三岁时去世。

■文/选编自《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作者李朝全,本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63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