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余脉红螺山的南麓,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的古刹红螺寺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顺着山势一字排开,颇有些气势。明朝皇帝朱祁镇亲笔所赐“护国资福禅寺”的称号,现今仍于红螺寺山门之上。
作为北方第一佛寺的红螺寺,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世有“南普陀,北红螺”之说,虽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但香火至今依然长盛不衰。
千年古寺山水环绕依山而建,北倚雄伟的红螺山,南照秀美的红螺湖,寺庙周边林壑荫蔽,古树参天,藏风聚气,为一方风水宝地。
寺內有各具特色的三绝美景,四季长青的御竹林,雄伟高大的雌雄银杏和让人称奇的紫藤寄松。
秋风袭来时,树叶声沙沙,漫天金黄的银杏叶随即徐徐落下,散得满地的金黄。
一路拍照摄影、观赏“御竹林”、“雌雄银杏”、“紫藤寄松”被称为红螺寺三绝景。
游览红螺池 观竹亭 后山登亭赏秋。
瞻仰大雄宝殿 观音殿等,庄严佛仪,焚香顶礼,参悟自身心性,祈福纳祥,求姻缘,祛除诸多烦恼获得平静的愉悦,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康熙皇帝来到红螺寺,看到这片翠绿的竹林时,非常喜爱。在临走时,康熙皇帝特意叮嘱寺内的僧人和当地的官员,让他们好好保护这片竹林,以便他常来观赏。所以后来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
红螺寺的竹子种类是黄槽京竹,竹子的整体是绿色的,沟槽为黄色,俗称玉镶金。这片竹林是“红螺寺三绝景"之一。
观竹亭 红螺池
原来红螺寺名称的由来就和这两位仙女有关。相传玉皇大帝的两个女儿结伴下凡,云游人间。有一天,她们来到这座大山前,看到这里山水相依,古木参天,层林叠翠间,还掩映着一座青砖灰瓦的寺院,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于是两位仙女决定在此定居。白天她们化作人形与寺中的僧人们一起礼佛诵经,晚上就化作两只红螺生活在寺前的放生池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8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