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首先,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女孩的故事。
一个青春期女孩,正值叛逆期,经常凌晨才回家,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过了几天,父亲带她外出喝酒:“今天尽管喝,喝醉了,爸爸带你回家。”
那一晚,女孩醉倒在酒桌上。
第二天,女孩一醒来,就看见了父亲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你记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吗?一共是两杯啤酒和五杯鸡尾酒,记住,这就是你的极限。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办法永远在身边保护你,所以才让你知道你的极限,你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第二个是关于男孩的故事。
一个14岁男孩,在书店看到了一本很喜欢的书,可是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于是就偷偷把书藏进了书包,不料却被老板发现了,把他扭送进了派出所。
很快,男孩的父亲赶到了。男孩低着头,等待父亲的打骂。但父亲并没骂他,而是对书店老板说:“他一定特别喜欢这本书,只是没有带足钱才这样做的。你看这样行不行,我出三倍的钱买下这本书……”
出了派出所,父亲停下脚步,对满脸羞愧的孩子说:
人这一辈子或多或少都会犯错误。听着,忘记它!不要让它在你心里留下阴影,好好学习和生活,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02
上面两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总结了一下,家长给女儿最好的保护应该是底线教育。分别为身体底线、生活底线、感情底线、生命底线,我觉得这四点特别重要。
第一个底线教育:身体底线
何为身体底线教育?
作为父母,就是一定要告诫女儿: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和伤害自己的身体。
第二个底线教育:生活底线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女孩考上大学后,父亲给她寄生活费。“1200元够不够?”
女孩回答: 够了。
父亲又说: 想买什么就买,别亏自己。
女孩听了,半天不作声。
父亲觉得奇怪:怎么了?
女孩说:室友和我一样,每月家里也是给1200元,但她生活质量比我高,每天都有零食吃,每周都去麦当劳……
父亲说:她是不是在打工?你不要去,耽误学习。
女孩说:她没有打工,是在谈恋爱。有一次她约会回来对我说,其实她不喜欢那个男生,只是喜欢他替自己买单而已。
父亲放下电话,立即给女儿打了1500元,回家又给女儿发了一封邮件:
“从这月起,我每月给你1500元。多出的300元,你可以买零食。还有,如果你恋爱了就要告诉我。我每月再给你500元,作为恋爱经费。请你一定要记住,每次约会,都不要忘了带上自己的钱包。”
这位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在给女儿灌输一个观念——要有经济独立能力。
“经济不独立,人格便不独立。人格不独立,爱情便不独立。”
第三个底线教育:感情底线
作家柒柒曾有过一段惨痛的恋爱经历,她这样写道:
“我一直以为妥协一些将就一些,这个世界就会为我让出一席之地,后来才知道: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所以现在,柒柒总是给女儿强调一个“感情底线”:
“不要在一个不爱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更不要为他无底线地牺牲自己,因为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第四个底线教育:生命底线
我们一生中,总难免遇到坏人。当遇到坏人时,如果你没有能力和他们斗争,就应该采用迂回的战斗,不管手中的东西有多么重要,都不应该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舍财保命。因为生命高于一切,没有什么物品能比生命更重要。
我们一生中,也总难免遇到伤心事。但不管遇到多大的伤心事,都不能选择终结生命,自杀是解决问题中最愚蠢的办法。
03
给男孩最好的保护是阳光教育。包括冒险教育、规则教育、挫折教育、独立教育,这四点极其重要。
第一个阳光教育:冒险教育
教育家理查德说得好:“缺乏冒险精神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创新。”
第二个阳光教育:规则教育
在“冒险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得增加一个“规则教育”,用规则来平衡冒险。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往最坏的结果想一想:这个最坏的结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试一试。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第三个阳光教育:挫折教育
生活中打倒我们的常常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消极逃避态度。
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都转化成一次学习机会。当一扇门关了,另一扇门会打开。或者鼓励孩子自己去打开那扇关闭的门。
第四个阳光教育:独立教育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谈到他父亲给他灌输的恋爱观,他父亲在他暗恋一个姑娘时说:“一个姑娘不会因为你专一痴情而喜欢你,只会因为你优秀而喜欢你。”
我和朋友简直是醍醐灌顶,感慨没有老一辈就是活的通透,怪不得柴胖子上学那会儿,追了40个女生没一个成功的。
老先生杨绛的父亲杨荫杭也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思考,同时,欢迎您在评论区和我们交流教育经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5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