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神奇了!我的2019年,竟然被这10本书写中了!
各位Kindler,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相信你们中的很多人今天想到这件事都会小小地感慨一下吧。
我们常说“得到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每当站在新旧交替的节点上回头望去,这一年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而无论是平常的、琐碎的、深刻的、古怪的,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它们就像一本书,记载了2019年全部的喜怒哀乐。
那么,在2019年最后一天,就让我们做个小游戏,用一本书来总结你的2019年吧。
以下是10位Kindler的回答。
1
@勇敢小子 26岁 翻译
2019年,告别了学生时代,一个人在上海开始了沪漂生涯。如果要用一本书来总结,大概是《贫穷的本质》吧(此处省略一万字),希望2020年,我能够全面脱贫(不奢望致富哈哈哈),加油呀,少年!
2
@婧雅 22岁 学生
对我来说,我的2019年就是《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一年,我考研成功,9月来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北京读硕士。
在考研成功到入学的空档期,我也没有放任自己,本来自己就是跨专业考研,基础薄弱,就利用这段时间补充知识,另外还去做了义工,还在暑假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实习,提前感受一下社会和职场。虽然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变成一个很厉害的人,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3
@passerby 29岁 电气工程师
应该是《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今年年初找研究占星的朋友帮我看了看运势,她说今年是我的土归年,所以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动荡。虽然对这类形而上的说法并不是完全相信,但2019年确实过的有些一言难尽,经历了感情、工作和家庭的种种波折,但好在所有的经历都会使人成长,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希望2020年,我能够生活安稳,并不忘初心。
4
@一直很拼的林桑 25岁 互联网运营
《Python高手之路》。2019年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就是:我从零到有的学会了Python,而且现在成功地把它应用在了工作建模中,成了组里的Python大师~
其实Python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每天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和练习,有一天你也可以熟练掌握!
5
@司徒若凡 35岁 医生
2019年,成功地用Kindle读了40多本书!所以,用一本《高效阅读》来总结应该是比较恰当了,十分感谢Kindle的陪伴,希望来年在读书上更有成就。
6
@雯 26岁 新媒体编辑
2019年,我在职场上收获颇多,得到的教训也很多。年初的时候雄心壮志,觉得原来的工作满足不了自己的追求,没有想得太清楚就辞职加入了新公司,几个月后发现我做了一个无比错误的决定,于是按捺不住再次换工作。屡次跳槽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简历的稳定性,也不利于我在职场中的积累。有一天无意中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大多数人总是试图在6英寸厚的水泥板上建造帝国大厦。”明白自己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能力不够,想要的却太多。
所以,如果用一本书来总结2019年,最确切的就应该是那本《年轻人,你就是想太多》吧…但这一年的经历也让我下定决心要在接下来的一年更加脚踏实地。
7
@大力水手 38岁 酒店管理
一本《平凡的世界》简直能道尽我2019年的生活,虽然日子依旧如往年一样平平淡淡,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奇迹,没有drama,但是我和身边的人都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可能年龄增长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接受“自己不过是个平凡人”的过程,但接受之后反而变得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8
@小白 27岁 自由职业
《漫长的告别》。2019年是一个让人感慨的告别之年,在经过五年的北漂之后,我终于离开了曾经以为会一直奋斗下去的北京,和自己的恋人一起回到家乡。
告别的时候虽然没有太多不舍,但在回家之后才明白其实自己已经深深被大城市烙上了印记,想要真正告别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在经历了结婚,买房,自己一点一点布置新家、创业、又创业失败之后,2019年似乎显得格外丰富,未来会不会还会回到北京,还是未知数,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无论人在何处,只要心安,就都可以是家乡。
9
@Yoyo 34岁 全职妈妈
2019年经历了育儿焦虑和中年危机,在读到《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时,一下子就觉得,啊,全世界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呀。也深深觉得,只有做过全职妈妈,才能体会到这个在外人看来非常轻松的“职业”,其实比上班还要辛苦,但看着孩子在自己的陪伴下快乐成长,心里的自豪感也是满满的。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我一定要继续加油呀。
10
@恨慢晨光 23岁 图书编辑
应该是《月亮与六便士》吧,2019年是在矛盾中挣扎的一年,我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徘徊了很久,最终没有向现实屈服。
我辞去了公务员,选择了一份一开始会比较苦比较累,但自己足够有激情的工作。虽然眼下的生活会因为六便士而稍显困窘,但是我觉得人一定不可以忘记天上的月亮,有志者,事竟成,暂时的清苦不算什么,希望2020,可以越来越好。
一/个/问/题
你的2019年可以用哪一本书来形容?为什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5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