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年轮故事计划的第161篇原创文章
关注私信回复“福利”,领取免费礼包
光阴如梭,岁月荏苒,一转眼大哥去世已经十年了。
十年里,往事沉淀,更清楚地映照出家庭的温暖;十年里,记忆回返,亲情因岁月的打磨而生动闪烁。
大哥在世时,一直对我们全家是关怀和照顾的;更重要的是,大哥改变并成就了我的一生。
人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今年七十多岁了,再不说出心里的话,到死都不甘心。为了不落遗憾,借大哥十周年祭之际,用此文来悼念大哥。
我娘家是洛宁县江村镇,它背靠伏牛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村庄分东、南、西、北四个自然村。全村在五十年代就有五千多口人,可谓大村。
因天杰地灵,也出了一些名人,其中台湾驻联合国代表张春明就是我们村人。所以,我们村虽说靠山,但人并不俗气,男人精明,女人靓丽。我十分爱我的家乡。
我从小失去父爱,(关于父亲,我在忆母亲一文里已经说明),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和两个姐姐抚养成人。
因为家境贫寒,我的两个姐姐在家帮妈妈干活,都没机会上学。轮到我,妈妈下决心,无论再难再苦,她也要叫我上学。
说来我也算争气,在学校不但成绩好,还能歌善舞,同学们喜欢我,老师也总夸我天资聪颖,很看好我。回到家,我有妈妈和姐姐的疼爱,所以我的童年是幸福的。
1957年,我在江小毕业后考上了赵村中学。要说这是一件非常庆幸的事,可我和妈妈犯愁了,家里缺劳动力,没有经济来源,再加上自然灾害,生活十分困难,连饭也吃不饱。
勉强上了一年,我休学了。
那时我刚满十四岁,年龄小,干不了别的。因我会唱会跳,经过四个自然村的商议推荐,我当了一名村里的幼儿教师。这一干就是四年,期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看了很多书。
我十八岁了,在那个时代,在乡村里,这就是该结婚的年龄。我的同学大都结婚生子了,唯独我还待字闺中,不是我嫁不出去,而是我有我的理想,我不想因为婚姻而耽误我的一生。因此错过了许多投缘的男朋友,直到二十多岁了还是个老姑娘。
我生性活泼,爱干净,平时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在每年春节的舞台上总是唱主角,这样的老姑娘难免会招来一些风言风语。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妈妈心疼我,两个姐姐也为我着急。
为了不让她们操心,我决心在这一年把自己嫁出去。
我们村南五里有个小村子名叫南姚村,村里有一名小学教师,他对我很有好感,托好友到我家说媒。朋友介绍了他家的情况,家有父母、哥嫂、妹妹,大姐已嫁,有个孩子由外婆带着;并说大哥大嫂都在城里工作。我答应和男方见面。
见面后觉得人还可以。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们也没有和家人商量,自行决定结婚,时间就定在五月初三。
1960年的五月初三,我结婚了。婚礼相当简单,我的陪嫁是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一张铁锨。婆婆家就是叫了一些亲朋好友,吃了一顿便饭。
从这天起,我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妇。
因结婚太突然,没有通知大哥大嫂,他们没有参加婚礼。
大约过了十几天,大哥大嫂回来了,他们向我道歉,说了很多对不起的话。我很感动,觉得大哥虽说是有身份的人,但他为人低调,和气可亲,平易近人。过了几天,大嫂又给了我见面礼,虽说不多,但情义重。我道了谢,彼此心里都很舒服。
他们走时,把小女儿放在家里,叫我和婆婆带,大哥再三交待我帮妈妈照看好两个孩子。我向他们保证,一定像对待亲生孩子一样照看他们,叫他和大嫂只管安心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和大哥大嫂见面,大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大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善待家人,我在心里想,一定向大哥学习,以他为榜样。
有人说寡妇家有二净,一干净,二清静。在娘家,我的两个姐姐都结婚了,我和妈妈向来都爱干净,特别是妈妈,平时总是把家里收拾的有条不紊一尘不染。
可到了婆家,一切都变了,首先是卫生条件差,再加上人多,每天做饭洗衣,家里院子一团糟。一下子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我真的难以接受,甚至觉得委屈。
但想到老公的托付,还想到大哥临走时对我说的话:“我知道,你在娘家是个娇娇女,一下子到咱家,这个条件接受不了。可你是个懂事的人,条件不好你可以去改变,一切慢慢来,只要不怕苦,一切总会好起来。”
想到这里,我下决心改善家庭环境,不就是吃点苦受点累嘛,没什么做不了的。我要争气,不能叫别人看我是个花瓶,别人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照样能做到。
那天我下地回家,看到院里放着一辆自行车,知道是大哥回来了。我一进门,大哥就表扬了我,说我能干,把家里收拾的这么好,把孩子们打扮的这样漂亮。听到大哥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几个月来苦没白吃,罪没白受。
因我老公教学离家远,每隔几个月才回来一次,总是来去匆匆,顾不到家。大哥也从来不靠他,时常回到家安排好一切才走。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他经常教导和鼓励我说:“我走后,家里的一切都叫你操心,大哥会永远记住你的好。”
听了大哥的话,我下定决心,决不做河边的垂柳,要做一棵经风雨见世面的白杨,栽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
就这样,我在大哥的教导下,在丈夫的支持下,在公婆的爱待下,默默地过了两年。
结婚第二年我生了一个女儿。都说儿女是娘的心头肉,这话一点也不假,有了孩子,生活更有盼头。我把一切理想、苦难都放下了,安下心来过日子。
后来,我老公下放回家,在村里当了村干部。我除了下地劳动外,还做些宣传工作。
因老公是村里团支部书记,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我带头在村里成立了一个以我为主的宣传队,到处宣传毛泽东思想,很受欢迎。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也一天天长大,我身上少了天真,变得成熟。
时间又过了两年。有一天,大哥从城里回来,带回了所有生活物品,他脸色不太好。不用多问,一定是受了冲击,因他是县长的秘书,县长被打倒,他也难免受到牵连。大哥大嫂住在家里,说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大哥很少出门。看到大哥那样我心里相当的难过,不知道该怎样安慰他。我想大哥十七八岁参加工作,早年入党,对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踏实,从来不贪,为什么一下子就成了改造对象了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倒是大哥很开明,总教育我们说:“要相信党,党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希望你们认清形势,决不要干对党不利的事,好人总有好报,千万不要干糊涂事。”
后来,大哥又到城里工作了,我老公也重新安排了工作。我们家的状况又好了起来。
过了几个月,大哥回来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说他调到县商业局当局长,我们全家都十分高兴。
大哥离家时,对我说:“爱珍,你到咱家也快七年了,这几年你受了很多苦,大哥全知道。我知道你有工作能力,只是没有机会。大哥不能老叫你这样下去,不然就可惜了。我和你嫂子商量了一下,现在商业部门急需收一批人,你如果愿意去,可以报名试一试。”
听了大哥的话,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说是真的吗?大哥说:“你如果真的愿意去,隔天到县里面试一下,如果考上了,我叫你嫂子通知你,帮你办好一切手续,叫你嫂子送回来。”
正是农历的六月,天气炎热。因为交通不便,大嫂为我的事,骑自行车跑了六十多里路回到家。我看到大嫂热的满头大汗,感动的哭了。大嫂说:“一切手续都办好了,你把孩子安排好,叫松涛送你去上班。工作单位是长水供销社,当营业员。”
1970年7月20日,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日子,因为这是我改变命运的日子,是我一生的转折点。
那天我安排了家里的一切,老公送我去上班。我们先到了大哥家,大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的工作来之不易,希望你千万珍惜,好好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让别人觉得你是靠大哥的。你的工作是去长水当售货员(当时这是人人向往的工作),我知道你能胜任,但要求手脚一定要干净,不许在这方面犯错误,要为你个人争气,要为全家人争气,更要为大哥争气,我可以通过别人查看你在单位的表现。“
刚到单位,一切都很陌生,样样都得从头学起,多问,多向老同志学习。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把这几年失去的一切找回来,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对工作尽职尽责,不叫苦,不怕累,决不能给大哥丢脸,决不能叫别人小看自己。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由一个普通的门市部门营业员,变成了年年当劳模,季季评标兵的门市部主任,并且还上了县社志。
这一切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可是它实现了。这都是大哥的功劳,是大哥大嫂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1972年,大哥又把我和老公调到县城工作。我把母亲和孩子接到了身边,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现在,我退休在家,老公因病去世了。家有一女两儿,三个孙子,两个外孙女,女儿女婿都在洛阳金融系统工作,两个儿子都在国营企业,两个媳妇都有好工作。大孙子上班,也干金融,两个小孙子都在上学;两个外孙女儿,大的韩国留学刚回来,小的北京人民大学毕业,去英国留学。
我现在虽说七十多岁了,身体很好,在家安度晚年。儿女,女婿,媳妇都很孝顺,可谓非常舒心。
我想,能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第一是党的政策好,我赶上了好时代;但更重要的,是大哥的功劳,没有大哥的帮助和关心,就没有我的今天。
大哥,如有来生,咱们还做大哥和弟妹!祈愿下辈子,我们还是一家人!
作者:爱珍,编辑:云飞扬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好看,留言评论
关注私信回复“福利”,领取免费礼包
点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