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西山学校 | 教学质量哪里求?教育改革谱新篇

西山学校 | 教学质量哪里求?教育改革谱新篇

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教学质量无疑是学校教育常识中的常识、本分中的本分,不可回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丛立新“三问分数”:你有分数吗?你的分数是怎样来的?在分数之外你还有其他吗?这三问包含了人们关注的分数,也包含了广义的教育质量,引人深思。

教学质量哪里求?我们认为:教学质量应该立足于学生。以人为本,培养适应未来的学生才是好的教育。想知道西山学校是怎么做的吗?一起来看看吧~

一、理念,从课程的高度看待教学质量

课程,教育之根源。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涵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西山学校依托首控集团的强大教育资源,通过课程的整合、课程的校本化,创设了四大校本序列代表课程,即:学能优能序列、合作探究序列、未来教育序列、体育人格序列。

在行动上,学校鼓励教师参与课程的整合与研发,形成深度学习能力。课程整合再造的过程,就是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过程;校本教材内容的编写与分类,各课程组老师进行分工合作,让各位老师在课程设计中学会了彼此沟通与团队协作,通过分析、解读教材,自觉地对学科核心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具备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发挥标杆教师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学校课堂改革;狠抓教学、集备、导学案、赛课及“四清”工作中的核心点,发现问题、认准结果并落实到位,切实提高课堂效率。课程落地的过程,也是学校教育发展的过程。基于生命意蕴,我校用整合与联动的思想方法,构建起融通式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诸多举措,保证课程得以全面实施、落地。

教学研讨会


理化实验室


微机室

学校所有学科严格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要求备齐,各学科开足课时;配齐物理、化学实验室;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名师战略,与名师携手,推行精英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聘请了湖北省省级骨干教师许红兵、广东省揭阳市生物学科带头人徐芝贤、黄冈市骨干教师叶俊等一批教学方法独特、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卓著,在当地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的一流名师助推学校教育水平迈上新台阶,助力学子成就未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理念,先后邀请多名教育界知名专家为学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以求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召开课堂改革业务培训暨工作推进会,以课改深化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学部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点燃新一轮课改激情;开展“青蓝工程”、全员赛课、“听评课”等形式,外取他山玉,内练基本功,引领教师生态发展,实现了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的华丽转身;思想有多远,就可以走多远。老师具备了课程的高度,有了深度学习能力,教育的春天就会不期而至。

课堂改革


著名生本教育名师荆志强


衡水一中交流学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博士进入学生课堂亲自指导


组织学习蔡林森校长先进课改理念

从当今教育需求来看,学科知识必须融会贯通。即对于单一学科而言,课程的高度要求各位老师要站在高处来看学科教学,打通学科知识的无意识、碎片化教学。近年来,学校在“学融中西、德厚齐山”的学校精神指引下,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结合中西方教育模式之精髓,把STEAM课程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完善STEAM教育平台。

课题组核心成员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文献综述及当下的研究背景出发,从“STEAM”“项目式学习”“创新能力”等几个关键词厘清了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课题组沿着“核心分析——综合研究——实践操作”的技术路线,各学部经过研究,开设了《当南昌米粉“塔”上棉花糖》《鸡蛋着陆器》《悦心湖上的船》《酒韵悠悠》等STEAM校本课程,并以“年级必修”的形式走进每个班的课堂。让课堂更接近生活、更注重实践更强调跨学科融合,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提供了又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致力于将孩子们塑造成为人格完整、优势突出、善于合作、适应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STEAM项目操作


二、过程,用研究的角度提升教学质量

的确,以教师传授固有知识、学生牢牢记住事实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范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世界。Henshon(2017)指出:教学模式必须着眼于为学生提供基于优势,更富个性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以满足快速变化世界的需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度学习能力,自己首先学会学习,才能用研究的角度提升教学质量。

如何启动“课堂革命”,让教学回到育人根本上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需要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革新课改观念,再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试验和调整。今年,西山学校管理层也组织召开各学部及全校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分享会,通过学习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改模式、“以生为本”的恩科雨露教学模式及韩立福“问题导学、学本课堂”模式帮助西山课改迈出坚实的一步。


小组合作


学生展示

近年来,西山学校聚焦课堂改革。为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各学部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优化了课堂模式,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即:高中部5+1模式;初中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提升→归纳巩固的课改模式;小学部快乐导入→快乐目标→快乐自学、互助、合作→快乐展示→快乐比拼→快乐小结的课改模式。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探究杯”“一师一优课”等活动,深入学科的个性研究,探寻学科本质知识,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学校在第八届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论坛暨课业改革实验成果认证推广会上被评为“十三五全国基础教育课业改革先进单位”,小学部校长魏戌军、副校长李海军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邱封钿、王小华、朱灵芝三位教师论文被评为一等奖。学校教师共撰写教育研究论文1000多篇,推荐上报和校际交流300多篇。连续16年被市县评为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督导评估一等奖;获得国家、省、市、县荣誉400多项,各类学科竞赛奖项超过1500人次。


学校教师荣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奖状


第八届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论坛实验成果认证推广会


市生物学科带头人徐芝贤


县级骨干教师王朝晖


县级骨干教师富芳芳


省级骨干教师许红兵


三、课堂:以发展的态度完善教学质量

学习一定要触及心灵,只有触及心灵的学习,才会真正有效。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西山学校坚持以“关注效能”的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紧紧抓住“课堂”与“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学法两个关键环节,并全面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问题式学习、团队协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生上台展示交流等环节真正把课堂“话语权”交给了学生,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适应课改的新趋势,抢抓发展先机,学校先后成立了初高中实验班,与英国Kingsley学校缔结姊妹学校、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学院建立友好关系,充分利用两校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两校教师专业素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以指导学生确立高考升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树立宏远的人生目标为己任,持续打造高效课堂,教育教学阶段性成绩已取得了显著提高。


与英国Kingsley学校缔结姊妹学校


与拉曼大学学院建立友好关系



办学十六年来,学校先后多次获得进贤县高考文科第一名、两次获得文科第二名;学校中考成绩在进贤县中考各学校录取率中脱颖而出,连续三年名列全县第一;高考升学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输送数百名优秀学子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级名校。面向未来教育改革和新高考改革的挑战,除了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办学宗旨,扎实推进课堂改革之外,学校更被授予“十三五全国基础教育课业改革先进单位”“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 “全国基础教育特色学校” “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等殊荣,享誉海内外。


韦旖旎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西山学子李超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柴琳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翁挺伟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




课程的高度,研究的角度,发展的态度,让各位老师与时俱进、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不断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持续赋能。西山学校经历16年的办学历程,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通过教育、通过教师点亮学生,引导学生,对世界、生活抱以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成为能够拥有健康美丽的心灵,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创新意识、勇于担当,拥有爱心,以及能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能力的人。“审大小而图之,酌缓急而布之,连上下而通之,衡内外而施之。”站在教育改革新的历史方位上,面对实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名校”这一宏伟目标,西山人已迈开坚实的脚步。在未来的办学中,西山学校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向着西山教育的制高点迸发!

编辑 | 李紫阳

责编 | 左文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2145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