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那有没有比上青天还难的事?
有,通往西藏的天路,西藏平均海拔在4千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数据统计,2014年末西藏藏族人口约317.55万人,但其土地面积却占全国总面积的1/8,
这里可以说是中国还未开发的最后一片净土,不过由于环境恶劣,地势复杂,工程建设异常艰难,直到现在当地居民出行都是大问题
墨脱公路
墨脱公路全长117公里,是西藏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县城公路的新改建工程,在没修建墨脱公路之前,这里只有一条仅供行人和马队行走的山路,而且要翻越4千米以上的雪山隘口,再穿过蚁蝗,毒虫,猛兽出没的危险地带,并且随时有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沼泽等各类危险事故,听了这番话,你是不是感觉来到了原始森林,当地居民必须像野人披荆斩棘般跋涉,才能来到外面的世界,
而我国在建设墨脱公路时,也要跨越层层困难,该公路新建桥梁29座,涵洞227道,先后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西漠河等六条江河,是世界上最难修筑的公路之一,
起伏最大,
自然坡度最大,
降雨量最大,
地震烈度最大,
地质灾害最多,
地质条件最复杂,这六大难点是工程人员要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及老路现状,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路段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路面结构建设,起点至隧道进口段的22.9公里使用4级沥青路面,隧道段的4.42公里采用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剩下的采用4级公路技术标准,光运输建设钢材和水泥等物资就达1万余吨。
施工人员还要结合当地气候决定施工路段,比如大雪封山时在低海拔河谷路段施工,夏天多雨时就在高海拔路段施工,什么时候修能不能修都得看老天爷脸色,经过4年的艰苦修建,墨脱公路终于翻新完成,让当地村民可以安全无忧地走出大山,其实这4年也代表了中国近些年的基建实力,
上世纪60年代这条公路就在筹划修建中,当时没有先进的修路设备,当地老百姓就开山挖林,然后将路基扩宽,大部分路段都是在山体上开凿的,1994年简易公路终于开通,虽然当时只有141公里,但落差达到了4200米,后来国家开始翻新该公路才有了现在的墨脱公路,真正意义上讲,这条公路是经历了半个世纪才建成,前46年仿佛代表了那个穷极一时的中国,而后4年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无比强大的中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917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