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给您提个醒」街头的二维码别乱扫

「给您提个醒」街头的二维码别乱扫

各位看官老爷们,街边的二维码你会扫吗?你知道这里面的危险吗?就有一些人通过扫二维码来骗取你的个人信息,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经常能在街边看到一些不明不白的二维码,网络上的什么性格测试链接,还有什么需要输入信息才能领取的红包等等。这些可能都是不法分子盗取你个人信息和钱财的手段,在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所举办的2018电信日活动上,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广大网络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并且提醒广大社会群众,乱码渐欲迷人眼,街边的二维码一定不要乱扫呀!

许多人在逛街的时候都遇到过二维码的推销礼品活动,但是街边的二维码可不能乱扫啊,科技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二维码技术已经成为了手机病毒,钓鱼网站的传播渠道之一。据了解二维码的制作几乎没有任何门槛,谁都可以在二维码制作网站上制作一个二维码,扫出来的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病毒木马程序后面软件的链接,其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二维码的密度也越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23%的手机木马及恶意广告插件都是通过伪装成二维码的方式进行传播的。

如果你在街边随意打的二维码链接是一个木马病毒,那么它会读取你手机里的短信,盗取你的通讯录信息,可能它还会默认安装某个程序持续性的监听你的设备(手机),从而盗取你的微信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它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甚至转账金额都可以在后台进行更改,你看到的显示转了5块钱,实际上可能是赚了500块钱。专家提醒,大街上的二维码尽量不要去扫,特别是小广告牌上的电线杆上的,大家都应该引起重视,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那么怎么防范恶意二维码呢?具体该怎么防范这些骗局呢?总结起来有3点要牢记:

首先关注来源,对街边各种二维码提高警惕,不要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如假冒的停车罚款单上的付款码等等,第二就是安全扫描,利用手机管家等二维码安全检测软件协助判断是否是恶意网站,背后是否有恶意软件。第三,分辨真假,有些骗子在共享单车上的解锁二维码上覆盖粘贴一层新的底色透明的二维码,或打印纸张贴在车上,要求转账或下载软件时,要注意辨别资金去向和软件来源。

除了二维码,网上的什么性格测试,姓名运势测试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前段时间很火的延禧攻略,朋友圈里被测测你是延禧攻略里的谁,这种信息啊刷屏了,对于剧中的什么人物测试,性格测试,大多数人可能已经习以为常,觉得很有趣很好玩。但是性格测试很有可能变成不法分子利用的地方,成为盗取信息的渠道之一。专家介绍说介绍类似的网页制作其实也是非常容易的,通常会要求先输入姓名和联系方式,然后显示的页面显得很友好,输入你的姓名会大富大贵等等,实际上他们已经在后台拿走了你的手机通话记录,联系人短信,然后把它卖给一些机构,然后人们就会莫名其妙地接到很多推销电话等等。

除了盗取信息,还有的性格测试链接会提示下载APP,而这些APP很可能是一些不法分子把正版APP进行改装,人们下载这样的APP之后,不仅信息会被盗取,还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话费等方式被扣费。近年来全国信息通信业积极推进诈骗电话防范系统,拟态防御技术试点,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平台等技术手段建设,诈骗电话防范系统自去年2月底建成以来,累计拦截语音类诈骗电话934.9万余次,关闭涉嫌通讯信息诈骗等违法电话号码3.8万个,有效阻断了诈骗电话的传播途径。

据了解,全国拟态防御技术网络设备已正式上线运行,为2万多个企业网站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服务,严格落实基础电信企业网络的安全信息责任,做好域名IP地址和网站备案,电话实名制相关工作,全国电话用户100%实名登记,网站备案准确率高达99%,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网上打击政治谣言,扫黄打非等专项工作,强化互联网金融掌管技术支撑,共处置违法违规网站1.1万余个,有效净化了网络环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9690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