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邵岩从城市到农村,为小学生表演射书,是不是误人子弟?

邵岩从城市到农村,为小学生表演射书,是不是误人子弟?

文/王呈祥

邵岩从城市到农村,为小学生表演射书,是不是误人子弟?

近日,邵岩走进大山深处,为一所小学奉献了一场“公益射书表演”。他一改往日,放下大师的身段,乔装成书法老师,为学生展示射书艺术,表演结束后还亲授射书技巧,有网友说,“艺术要从娃娃抓起,邵大师身先士卒,行为可敬可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场“视觉盛宴”。

图中有数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还有些许成年人,他们身着短袖、短裤和凉鞋,看情形活动应该是在我国南方举办的(现在可是冬季哦)。学生们席地坐在事先铺好的白色宣纸上,一旁的大人似乎正在指挥他们,“都坐下,不要乱动”。

然后,所有的学生平躺在地上。看样子都是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上图)距离我们视角最近的显得年龄比较小,尤其是坐起来的那个女同学,一脸懵懂,看样子只不过上一年级,距离稍远的,年龄要大一些。而在学生身体周围,白色宣纸上都有一条拱形的线,这时邵岩大师要登场了。

只见他头戴鸭舌帽,留着白色的大胡子,身着一身黑色休闲装,右手拿着一支刚射完墨汁的针管,左手还紧握这两支等待续用。他双腿交叉,用手中针管往学生身体周围空白处射墨,拱形的线就是他这么射出来的。躺在地上的学生身体扭曲很不自然,还捂着脸,估计是怕被射到身上洗不掉。

之后的创作过程与情形,笔者没有看到,网络上也没有找到。而我们现在看到图片中呈现的作品,已是射完的成品了。从作品线条外形来看,笔者猜测,应是在拱形线条的基础上,加以乱射而成。

就作品而言,并没有什么新意,依旧是针管字射出的不规则线条,不过图中那位个头略高的女同学举动令人好奇。她很不自然地伸出右手,似乎在和身边的同学说“这就是邵大师的射书作品,看它多么的美,多么的……”。小学生懂什么呢?不用想,一定是老师事先安排的。

公益演出,以此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的确是一件好事,但邵岩射书的公益表演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学生来说,不是啥好事。九年义务教育,正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学习传统知识的时候,却让他们接触如此异类的艺术,岂不是要误人子弟,真不知该校负责人是怎么想的。

邵岩“射书”真的不受欢迎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一是不受欢迎,二是受欢迎。这话怎么讲?不受欢迎——行为遭声讨、谴责、抵制,网友不屑一顾;受欢迎——受邀到处演出、宣传、鼓吹,众人为其喝彩。

在乱花迷人眼的当下艺术界,射书就是一个矛盾体。它以书法为载体,却一改用毛笔书写的习惯,转用针管。在好奇心重的人眼里,这种方式无疑是奇观,而在坚持传统的书法爱好者、书法家的眼中,却是一个十足的异类。

不受欢迎的一面,我们听到和看到的很多,不管是官媒还是自媒体都在说、都在写,就连你我也在不停地发表反对意见。虽然社会舆论压力很大,但并没影响到邵岩本人,他依旧在坚持,坚持着他的射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二小书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9494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