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那一座飞架的绿桥

那一座飞架的绿桥


再次路过这山明水净的地方,心情随着奔涌的河水起伏,思绪随着不屈的绿藤延向远方。


每次路过这里,总被这叫不出名儿的藤给震撼。于是一次又一次举起手机拍摄。想给这照片配点文字,又一次次的删除,因为我怕我粗浅的文字,不足矣表达了这巍巍青山,以及夹山而出的皎皎河水,更不足矣表达了长在这青山绿水中的一株普通的叫不出名的藤。

这种藤在我们家乡很常见,平凡得我甚至不会去关注它的名字。然而生长在这里,却显得不那么平凡。

这株藤蔓长在山里通往集市的路旁,一个叫文家河的地方,这里悬崖峭壁,我不知道它存在了多少年。我童年时代没机会见到它,因为这条车路是九十年代才建成通车的。在这之前我们赶集要走着去,走的却是另外一条路了。

第一次见它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当时在镇上读书回家路过这里,只见夏季的青山葱绿,河水流觞。而这株藤蔓隐在灌木中,甚至很难引人发现。而年少的我,未经风雨,懵懂粗犷,更难有什么细致入微的观察。

后来,这里修建了一个水电站,不知道什么时候两山之间拉了一条铁索,也不知道做何用途。这时候,藤蔓才开始显露出它的不凡来。

2002年秋,我去县城上高中。第一次离开遮风避雨的家,心里很不舍。也充满对新学期新生活的期待和彷徨。路过文家河,看见这株藤蔓充满了生机,一丝细藤开始缠上两山之间的铁索,奋力伸向前方,我觉得我瞬间充满了力量。

高考之后的那个冬季特别冷。寒风凛冽,天空灰蒙蒙,连青山似乎都暗淡下来,流水声也轻微了几许。我拖着满身伤病疲惫失落的路过这里,只见藤蔓被霜打的蔫黄蔫黄,当时我甚至觉得它的梦想快要破灭。

我终于决定出门打工以减轻家庭压力,当我背着行囊再一次向它告别的时候,它又焕发了强烈的生机,从枯黄中茁出一缕缕嫩丝,攀着铁索向对岸爬去。我紧了紧衣领,毅然踏步而去。我相信它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独自披星戴月,顶风扛雨的日子很难熬,多少次失意和遗憾,多少次崩溃和沉默。也曾见过他怒放生命疯狂攀爬,也曾见过它枯黄一冬萎靡不振。但总能见它一次次的卷土重来,从不低头认输。每次见到它都有亲切的感觉,每次都能从它身上获得无畏的勇气和无穷的力量。

而今能见它的次数多了起来,历经风霜,它依然顽强的向着目标奋进,虽然离对岸还很遥远。

崖边清风徐来,鸟语啾啾,河水低沉的呢喃,藤蔓温柔的身躯紧紧缠绕的两山之间的铁索,宛如飞架的绿色桥梁,一座连接我的家和工作地的桥梁,一座联通心灵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我可能会少点孤独,少点感伤,或许能多点力量,多点希望。愿以后的日子我们能常相伴,我深信它的梦想一定会实现,一定能到达那美好的彼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789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