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未成年人性侵案高发,危机四伏的当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远离畜生

未成年人性侵案高发,危机四伏的当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远离畜生

近年来,全国各地一系列性侵幼女,校园性侵及猥亵儿童等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被公开报道,引起社会对该类案件的广泛关注,多少孩子惨遭毒手,以后的人生刻下了不可磨灭阴影,又有多少家庭撕心裂肺,恨得咬牙切齿。如何有效地预防性侵害犯罪,做到事前预防和事后援助,构建保护被侵害未成年人的大环境是当下每个父母重点关心的问题。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发生的特点。

从大量案件事实不难看出该类犯罪的一般特点。

首先是犯罪主体以未婚青年及老年人居多。

第二是被侵害未成年人以女孩为多,但也出现了以男童为对象的犯罪案件,被害人普遍法制意识淡薄,性防卫能力差。

第三是犯罪主体与被害人之间是“熟人”或“网友”比例高。受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邻里、亲属、师生等,网友关系成为目前一种新的侵害途径。有一部分加害人,披着衣冠禽兽的外衣,利用被害人心智不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我防范意识差,容易轻信他人等心态花言巧语使其一步步陷入无底深渊。

第四是被害人以农村留守女童居多。边远农村地区的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居多,造成其子女留守农村,与祖辈共同生活,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许多未成年人对自己家乡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不安于在农村老家生活和学习,总想走出去看看,又得不到祖辈的支持,所以在出现有所谓的熟人提出带她们出去大城市工作时,则不考虑后果,不顾及风险,将自身至于危险的境地中。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发生的原因。

一是被害人身心发育不成熟,生活习惯不良,容易成为被性侵害的对象。由于整个社会的剧烈变化,许多地区的温饱问题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但文化生活则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许多未成年人缺乏正确先进文化的指导,将业余生活消耗在网吧等娱乐场所,养成不良的习惯,容易被犯罪分子注意,并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二是家长长期未尽监护职责,未成年人没有得到正当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一部分孩子的父母,特别是农村的年轻父母往往选择放下年幼的孩子,双双外出务工,致使我国农村产生大量的空巢家庭和留守儿童,孩子的教育和保护便顺理成章的落到文化不高、甚至无文化的老一代人的身上。而老一代人缺乏时代观点和先进教育理念,对孩子的错误观念不能及时纠正。一部分孩子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同住,但却因为生计而奔波,忽视了对孩子的管教,导致其产生叛逆思想,容易轻信他人。

三是未成年人所在学校没有开展防范性侵害的专门教育,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及警惕性较低。由于教育环境比较保守,在性教育上开展的并不到位。近年来,社会对此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要求加强学校性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将性安全和性知识用合适的方法纳进入课堂教育,仍困扰着诸多教育者。孩子无法从正常途径学到必要的社会知识和生理常识,导致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预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发生的对策。

(一)增强监护人保护意识,提升家庭教育力度。目前大多家长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方面仍没有较强的教育意识,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以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的家长,此时应根据地域发展特别及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增强家长的保护意识,如发放绘画宣传手册,进行案例宣讲,发布公益广告等方式,加强家长的保护意识。同时建议教育部门举办一些让学生家长重视儿童防止性侵的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力度。


(二)注重未成年人性教育。建立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作为家长,要告知孩子要保护身体隐私部位的;作为学校,老师应科学正确的告知儿童身体部位的名称,并明确告知哪些部位是不可以外露的,学会最基础的性安全知识。根据不同年龄阶断讲授与其相适应的性知识和抵御性侵害的方法,在思想上让孩子从小树牢自尊自爱的性道德观。同时可以将性安全课程和法制教育相结合,让孩子懂得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作为社会,媒体应宣传、制作健康科学的电视节目,在少儿、教育、法制频道,通过举办性安全讲座等节目方式,增加性安全法制教育节目。政府应加强对网吧和文化市场的监管,彻底杜绝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以及淫秽色情出版物充斥文化市场的现象。


(三)加强对有对未成年人性犯罪前科的人员的监控。一方面建立强制心理治疗机制。应强化对此种人的强制心理治疗,改变并矫正其认知歪曲、性冲动的控制缺陷、异常的性偏好等,使其树立正确的认知观,抑制自己的冲动和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监控的目的。一方面公安机关应对性犯罪者予以严密监控,禁止此类犯罪者从事与未成年人有关的工作,禁止在幼儿园、学校等附近居住生活。


(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司法机关送法进学校、进社区的力度,改变过去觉得预防性侵犯的法制教育课堂难以启齿的错误观念,通过正确、科学的方式,向社区、学校的家长、师生、孩子们讲述性犯罪案例,推广自我保护的方法,提升家长和学校的警惕性。

(五)加强对流动人口及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相关部门建立无业青年台账,动态管理社会青年就业情况,抓好青年就业推荐、创业扶持等工作,减少社会闲散人员。学校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以教育、挽救为重点,加强对长期违纪学生的教育,不能以“甩包袱”的心态,任其辍学、退学。


希望以后不再听到未成年人被“畜生”伤害的消息,希望每一个孩子仍有着纯真可爱的笑容,希望今后的家庭不再支离破碎、伤心欲绝,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是每位父母最大的心愿。

律师有话说,律师听你说,希望用自身专业帮助更多的人,可关注、私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8689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