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没有理所应当的属于,就没有不应该发生的失去

没有理所应当的属于,就没有不应该发生的失去

柴静曾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很多时候我们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太阳就应该要升起、母亲必然会付出所有、爱人应该矢志不渝,自然的一切都属于人类、母亲的一切都属于孩子、爱人的一切都属于彼此…


我们认为这才是世界该有的样子,可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一个个成为背后的价值,自然不是无穷无尽,它正在被加速消耗;母亲也曾是个孩子,也有她的人生;爱人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为了谁、依附谁而生的存在。


当我们要求一切都和想象一样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事物和人背后的价值,我们忽略的是这个物或人最宝贵的东西。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他掀起了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他告诉我们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应该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如上帝存在一般,天然而成。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才能拥有物或人背后真正的价值,那才是我们最该珍视的部分。


而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它。


用自以为是的眼光定义所有的一切,把身边的事物都打上自己的标签,似乎哪怕有一刻属于你,那么它就应该永远属于你。


于是,人们都害怕失去,因为你认为那是理所应该的属于。


得失,不过是人生之常态。人有追求是好的,但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心不快乐,何来安稳?


人之所以心不安,无非总有未得到,总有舍不得,亦为得失心。


苏东坡的好友王巩,曾因他的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于岭南之地,他的歌妓寓娘也毅然随行。东坡感到很愧疚,王巩却反过来安慰他,聊养生之道,还说这是在修行。


后来苏轼去探望王巩,发现他愈发有活力就问他为何如此,王巩告诉苏轼,这几年来多亏柔奴陪伴他在岭南度过了寂寞艰苦的岁月。苏轼试探地问宇文柔奴:“岭南应是不好?”柔奴则顺口回答:“此心安处是吾乡。”。没想到如此一个柔弱女子竟能脱口说出如此豁达之语,苏东坡对柔奴大为赞赏,立刻填词《定风波》一阕: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所以,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是应该属于自己的,只有把一切都当成修行才能够拥抱人生的变化,才能体会更多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你绝对会产生一种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阅读体验。


他的一生在我们眼前划过,像是一条没有惊涛骇浪也不曾为人深情赞颂的河流,缓缓地默默地流向注定的终点。我们似乎挑不出可以概括他人生的词语,但当我们追溯每一条涌动过的暗流,探查每一道掩藏着的冲槽,潜进河床深处,会发现有无数的金沙在闪闪发亮。

在这个瞬间,生活卸下了它所有的武装,向这个疲惫的勇士张开了它温和的臂弯。而斯通纳看到了那条他与缠斗一辈子、挣扎要看清的生活的真相之路,正通往他自己。

关于你将在《人的全景》学到的东西,作者说:


如果你是企业或机构的负责人,请一定阅读第十二章;


如果你是博览群书或阅历丰富之人,请跳跃着读,但一定不要错过第一章与第十二章;


如果你是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不久,请一定从头到尾读两遍,你的人生将会从此不同!


我们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同的职业生涯,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当然不同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书中提出的7层进步阶梯和26个思维体操,在剖析以及反思的基础上,加之切实可执行的方法,从而实现个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也可以理解为,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发生的一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6009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