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宝宝取名系列:为什么一定要随父姓,不要改成母姓?

宝宝取名系列:为什么一定要随父姓,不要改成母姓?

大家好,我从事命理行业多年了,越来越多孩子跟母姓

二胎时代来临,家里开始有了两个宝贝。

大宝跟爸爸姓,二宝就希望跟妈妈姓。

而这种情况更多的要求者,是来自于长辈

因为中国人就特别讲究传宗接代这个观念

哪怕时代不一样了,都说男孩女孩一样都好

但还是会有很多外公外婆和妈妈,希望二胎生了儿子跟妈妈姓

01

姓氏的起源


中华古姓的最初来源,是基于“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所谓“天道”,即一切事物皆有的规则。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古姓的根源。大量古代文献以及现代少数民族中留存的图腾信仰,均佐证了这一观点。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

姓氏是一个家族的代表,从原始氏族时期开始就有了,是【人所生也】

姓从【女】从【生】,姜、姚、姬、....都是跟女性有关。因为在母系社会,同一母系的后代不能通婚,所以就有了姓。很多都已经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孩子一出生,父亲就走开,只剩下母亲。因此古人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一个女子往往有许多丈夫,她并不能确定孩子是哪个丈夫的。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

02

父子同姓的开始


在黄帝时代后期,出现了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姻家庭,有了可确认的子女,而且母系氏族社会转为父系氏族社会,也就有了父子同姓的基础。

从黄帝开始,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进入男权社会,中华姓氏中,90%以上的姓氏都出自黄帝及其后裔。父子同姓,也是从黄帝时期开始的。

据《国语·晋语四》记载,黄帝有25个儿子,其得姓的有14个人,一共12姓。

这其中,只有青阳与仓林氏这两个儿子跟黄帝同姓,都姓姬。

这12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

当一个氏族因人员增多而分裂时,新的氏族和成员要搬去别处,自然就会衍生出新姓氏。

如:黄帝、炎帝兄弟族跟父母氏族少典族就不同姓,炎、黄兄弟二人也不同姓(炎帝姓姜)。

经过的社会发展,“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伦理被延续,特别是“宗法制”的确立后,一个人的姓氏变成了最重要的身份标识。

所以,为了确立血缘和身份,跟随父姓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03

大姓是一个人的承袭,是命!


所以这是几千年的文明和传统,绝对不是你所看到理解到的那么简单的家族主义和个人想法。 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代表着一个人的根本,祖先的源头,血脉和宗氏承袭,有些姓氏承袭了超过三千年以上,这后面不仅仅是一个姓氏,而是祖祖辈辈,无数的能量和福德,在暗物质界里交替形成能量而延续到今日产生的你、我、他,包括你的孩子和你本人。

虽然如今《婚姻法》第十六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姓。”但这是时代发展的平等化,只能代表人类这几年的文明程度,但是姓氏的承袭几千年,如果在没有经过祖先同意下自己改了孩子的姓氏......

大部分都是女方父母的执念,家里没有儿子,想要传宗接代,时代允许跟母亲姓了,男女都好,既然两个儿子就一个跟妈妈姓吧。

表面上看来是在推崇时代的平等,但骨子里还是父母传统思想传宗接代的执念和偏见,也是子女纵容父母的一种愚孝。

还有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也有非常多的家庭,父母拿孩子来当作报复对方的手段,比如把孩子的姓改掉来报复对方;或者不让孩子见对方等等。觉得离了婚了,孩子归母亲,就可以把姓改了。但是离婚是夫妻两个人的关系解除,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是分裂式的伤害。

父母离婚,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在未成年之前由谁抚养而已。父亲还是父亲,母亲还是母亲,应该要加倍给予孩子爱和关心,让他明白,父母离婚只是父母的事情,不是孩子的错,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以此来减少对孩子的伤害。而不是成为父母责怪和要挟对方的工具。

但是,这样的因果影响,受伤最严重的却是孩子,太可悲了,孩子为何要承担大人之间的成就感和虚荣?

04

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哪家不投胎,投胎在此家,一定是这个孩子和父母家族的共同业力和因缘。


那么私自把孩子姓改了,就是对祖先的不尊重,男方和爷爷奶奶也有无所谓的,那是因为没有宗族观念,没有家族背景,这样的家庭一般就不会兴旺,后辈也不会有出人头地的大成就。因为不敬祖的家庭,和祖先没有连接,也不够尊重重视,没有福德承载。

孩子名字改成了母姓,但祖先一定不高兴,首先就会影响孩子的婚姻和情感,造成婚姻痛苦和离婚的结局。 因为改了姓等于是【背祖】。

这其中无形的能量和影响非常强大,在这里就不做大的延伸。因为所谓的我执,不仅是活着的人,往生者的我执和暗物质的能量影响更大,并非肉眼所见如此。所以连老师本人也不愿意去介入干涉你们的决定。我也只是尽义务告知,绝不干涉帮你们决定,一切随缘。因为万物有灵,祖先亦是如此。

我们经常说【祖上有得】【上辈子积了德】【积阴德】不就是传承和祖先的能量都会影响子孙后代的方方面面。所以如果大姓破了,万事开头皆难,因为没有长辈和祖先的助力,凡事都得靠自己,一个没有父母和家族可以依靠的人,独立在社会打拼和一个有家族背景财力物力爱的能量支持的孩子相比起来,这才是起跑线的区别。而这个东西无法后天弥补,全是你祖祖辈辈的福德,呈现在你的大姓里面。

如果孩子名字大姓破,父亲的名字也是大姓破,两代人大姓破了,祖坟一定出了问题,不是漏水就是破损了各种情况,前去查看便一清二楚。

05

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影响

1,孩子心底里没有归属感


大宝和二宝都是同父同母,看似在家里并没有不同,但是沁瑜老师从事心理潜意识研究这些年,做了上千小时案例,这种大人之间的硝烟和姓氏家族问题,在孩子心中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爸爸和哥哥或姐姐一个姓氏,而自己和妈妈一个姓氏,就会让孩子在心里觉得没有家庭归属感。因为在中华文明的大环境和大家庭里,大多数都是跟爸爸姓,而不是嫁给爸爸的人,(除非是非常正式的入赘于女方家庭,而这种入赘连男方父母都非常认同且并不忌讳说起。)跟着妈妈姓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排斥在外。

2,爷爷奶奶会对孩子有偏见

你不要跳出来说一定不会的。才怪!老一辈的人,家族观念和传统观念非常的重,我就亲眼见过家庭聚餐的时候,父亲家族的其他叔伯对着孩子开玩笑似的大吼:“你姓X呢,你姓X呢,你知道吗?” 5岁孩子脸上一阵尴尬和不知所措。这对孩子心理是有严重伤害的,孩子会分不清楚自己的身份,感觉非常的孤立无援。但这种场景,父母并不知情,就算知道看到,也是无可奈何。只是可怜了孩子。

虽然现在长辈都很疼孩子,但还是会觉得是别人的姓,不是自己这个家族的孩子,只要一改姓氏,长辈的内心也会有个疙瘩,在对待孩子的时候也会无意识的让孩子觉得有些不公平。这不是长辈故意的,就真的会无意中透露出这样的感觉。

比如爷爷奶奶就会对随自己姓的孙子更好一些,这会让随妈妈姓的孩子心里委屈,但并不会表达,长时间下去,孩子就会排斥妈妈的姓氏,认为是妈妈的姓氏让自己和家人隔了一层,到时候不管是改回爸爸的姓氏还是随妈妈的姓氏,孩子都会很不开心。没有根的感觉。

3,孩子会被别人指指点点

必须所有人都是随爸爸姓,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有一个随妈妈姓氏是一件并不常见的事情,所以不管孩子走到哪里,都有可能让人指指点点,或者不断被人问,等到孩子上学的时候,或许都会有同学说:“你跟你爸爸和你哥哥都不是一个姓氏,你肯定是捡来的。”这肯定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还会有人认为爸爸是“入赘”的,才会让孩子随妈妈的姓,对爸爸来说也是一种舆论压力。没有哪个男人想要被看不起。可能妈妈想让孩子随自己姓是因为孩子姥姥姥爷的一种执念,又或者因为自己的“女权”思想,但是既然要打破常规,就难免会遇到阻碍。而满足了父母,伤害和阻碍最大的却是孩子。

所以如果想要孩子随妈妈姓,这些可能出现的后果都要想清楚,因为并不简单的随了妈妈的姓就可以,也要为孩子的以后和家庭多做考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5895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