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定了个小目标,“十四五”末将打造5至10家具全球影响力孵化器

定了个小目标,“十四五”末将打造5至10家具全球影响力孵化器

1989年,北京市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立。30年后的今天,北京市举行孵化三十周年总结大会。记者获悉,如今北京全市已拥有创业孵化机构500余家,毕业企业2.3万家,孵化出美图、知乎、美团网等一批知名企业。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在大会上表示,到“十四五”末期,北京将重点打造5至10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杆型孵化器,转型和培育100家左右专业型孵化器,初步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创业孵化网络体系。

30年来,在历经概念导入、快速发展、爆发增长三个阶段后,如今北京全市已拥有创业孵化机构500余家,毕业企业2.3万家,培育上市企业百余家,独角兽企业13家。孵化器实现收入71.7亿元。北京孵化已经成为区域创新核心枢纽,全市近四分之一的孵化器在国内开展辐射布局,同时已有14家机构开展海外布局。全市各区孵化器分布方面,海淀朝阳最为集中,有56%的孵化器位于海淀朝阳。

同时,孵化器建设依然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吃瓦片”情况普遍存在,1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82.7%的收入来自房租收入,2018年收入前10名的孵化器中有7家房租收入超过80%;专业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专业运营团队欠缺,绝大多数团队负责人没有高精尖行业背景或技术、产业从业经验;国际化参与不够,与海外优秀孵化器、高校院所开展实质性国际孵化合作的机构较少,如美国知名创新型孵化器Skydeck每年面向全球筛选800个创新型项目,来自中国的项目几乎没有;生态体系建设仍需培育,创新要素存在孤立、分散、割裂现象。

许强表示,未来北京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优势和国际交往优势,到“十四五”末期,重点打造5至10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杆型孵化器,转型和培育100家左右专业型孵化器,初步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创业孵化网络体系。在产业支撑目标方面,要抓住5G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自动驾驶、物联网、生命科学等前沿技术产业孕育突破的重大“窗口期”,研究制定专业孵化行动计划,布局建设一批相关领域的专业孵化器。

具体行动方面,要聚焦高精尖产业垂直、细分领域,支持孵化器引进专业人士,拥有专业化、职业化的运营团队,鼓励孵化器建设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测试等服务。要提升精细化市场服务价值,鼓励设立“孵化接力基金”,为在孵化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要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推进国际化合作进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5874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