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了不起的苏小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56214/answer/853063733?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s_r=0&from=singlemessage
苏小姐回答:
当我们讨论和记忆某件物体的外表特征时,色彩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而当我们聊起某个颜色的时候,聊的更多的是色彩的选择,色彩在我们的内心留下的痕迹。虽然,有些人认为色彩在产品上的体现是一种纯粹的美学上的选择,但是实际上,为什么有些色彩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为什么有的色彩对于物体的标志和标示意义更重?为什么某种颜色对观看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和记忆点相对更深?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产品设计师在考虑用户体验和形象反馈上做的工作,就连当代艺术中,许多艺术的创作,也是在探索某些颜色的秘密,颜色对观看者的心理影响。
当然,色彩理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主题。可能的话,要说几本书的内容,而从我们一般的观看体验来说,色彩所涉及到的远不是视觉效果这一个维度。通常,我们感兴趣的更多的是不同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为什么有的色彩感觉更温暖,有的颜色更加有深邃的灵魂,为什么有的颜色显得更加隽永?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丹麦冰岛的当代艺术家,奥拉尔夫·埃里亚松(Olafur Eliasson)都在做着沉迷于色彩实验的艺术创作。他曾与色彩化学家合作,生产与可见光的每一纳米相对应的油漆颜料;他创作大型灯光装置艺术,旨在测试人们对光线和彩色的理性认识和感性感知。在制造、复制、创新色彩时,他创建了许多科技手段,例如圆盘形的数字绘画揭示了色谱的不同梯度;用镜子、霓虹灯、水晶材料等实验光的形状与分布。
在众多颜色中,埃里亚松显然对一种近乎完美的白色光线最痴迷,他似乎在寻找一种光线自身的秘密。因为这种白光其实是包含了所有的人间色彩,有一种无限的包容和无限的可能。从《天气计划》中如太阳般的金光,到《单色房间》中出现的黄、蓝、绿、红等色彩,再到近些年的灯光装置艺术和雕塑,埃里亚松始终把艺术的展现力和哲学思考放在了探索光和色彩的主题上,尤其是谈论光与色对人类视觉的科学影响和心理影响。
无论是一整个房间被单频色的灯充盈着,还是人们沐浴在美术馆宛如太阳般的金光里,还是用水幕展示出七彩光线的物理存在,埃里亚松的人造灯和环境设计,使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巨大的色彩能量,一种太阳力量般的投影,一种生命力的可能性。把我们对于某种颜色的经验认识和情感记忆,上升到了一种近乎信仰的高度。
而如果我们提到蓝色,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一个人: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他是法国上世纪50至60年代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很高,他独创性的「克莱因蓝色」,极具辨识度,对于不了解艺术的观众来说,都十分具有印象点和吸引力。
「去感受灵魂,去描绘当下。无须解释和语言。」这是克莱因的一句名言。他的「单色画」主要使用了三种颜色——蓝色、粉红色和金色,而最为人熟知的,则是他以自己的姓氏注册的国际克莱因蓝色(IKB)。这种完美的蓝色,在视觉上成为了一种国际品牌,抒发了一种神秘的情绪,开启了无数人和后来的艺术家关于新的生命、艺术纯粹和美感的想象世界。
自古典艺术时期,这种如大海和天空一样湛蓝的颜色,就被用于描绘宗教故事,赋予特殊人物一种脱离世俗的神性。而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种蓝色的「尊贵性质」。
实际上,
而20世纪的克莱因,延续了古代人类对于天空和大海、甚至是无穷宇宙的向往,进一步研究了这种尊贵而特殊的蓝色,在现代艺术的语境中推广了色彩的存在意义。在克莱因的艺术中,人们逐渐懂得:色彩,可以被认为是艺术的本身,而并非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材料。
而红色,可能是一种最会引起所有观众强烈反应的色彩。红色,会引起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也许是因为红色是基本三原色之一,也或许是因为红色与我们人类的动物本性相关,联系着生命、热情、爱、仇恨等一切激烈的情感。因此,大红色系的艺术作品,也常常在视觉上显得更加抢眼、更加有视觉张力和渲染力。
纵观艺术史中的各种红色,当代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红色使用常常显得非常强烈。斯特拉·保罗(Stella Paul)在他的新书《色度:艺术中的色彩的故事》中就透露出卡普尔眼里,红色绝无仅有的非凡意义,对卡普尔来说,「红色是大地的颜色,不是天空的颜色;红色显然是血液和身体的颜色。我有种感觉,它所露出的黑暗比蓝色或黑色要深得多。」当被问及卡普尔的童年,在印度的家乡所代表的颜色时,卡普尔坦言,「我确定,它是红色的。」
红色的含义可以很丰富,它既代表生命也代表危险,既是尊贵奢华,也代表激情和亢奋。卡普尔的红色总是大面积、大体积、大质量的存在着。红色在他的艺术哲学中,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主题。红色堆积在雕塑和装置作品中,暗示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大生命力量。他把红色的大团颜料用大炮打在雪白的美术馆墙壁上,留下满是激情、动态和张力的痕迹,他用一种类似原始主义的艺术语言来探索色彩的象征主义,来庆祝生命。
如何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把美学价值、色彩运用融入我们的日常衣食住行?
伟大的产品总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把形象设计中的色彩质感视为第一要素。而选择配色的第一步,始终是了解各种颜色、色相的气质和对于用户的情感属性。然后,在具体设计
息相关。
色彩本身的含义十分博大,其中更加微妙的情感记忆同样可以很好地运用于产品用户对自身身份对定位和表现。全新RAV4荣放就继承了这些经典的颜色美学,推出了「米兰卡其色」「珍珠白色」「爱琴海蓝色」「巴黎红色」等永不过时,永远经典的颜色,并加以富有层次感的双拼色搭配,给予了人们更多的个性选择,在实现装备升级的同时,强调了外形设计的现代感与高级感的双赢,传达出坚持内心真实,不被世俗左右的生活态度。
色彩的完全视觉张力是一种非语言性质的存在,它有时直击我们生命的本质。无需语言解释,甚至不需要清晰的思想,不需要知识的认识,颜色就可以作为一种生命的隐喻,成为一种直接对话观众的渠道。没有人会忽略大地的颜色,天空的蔚蓝,血液的大红,太阳的光芒,而很多时候,伟大的艺术作品和经典的产品设计就是通过颜色,在寻找一种直接与人们沟通的内在途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4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