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晓雷(右)与母亲合影 图片来源:国网西藏电力公司
中国西藏网讯 “回老家探望老母亲的时候,总想着为老人家做点事,为了今年冬天妈妈在家不冷,我劈了一天的柴,但总觉得还不够,因为不知道下次回家是什么时候。” 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建设者刘晓雷满含愧疚地说。
探亲结束后,刘晓雷就接着投入到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设中,这一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凝聚着无数建设者的心血。
图为刘晓雷参与电网建设 图片来源:国网西藏电力公司
他多次获得“江西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现担任江西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阿里联网工程线路工程(包6)项目副经理。
刘晓雷1994年参加工作,25年来,他一直勤勉敬业、恪守职责,注重工程质量,每干一个项目,他都要确定争创优质工程的目标,坚持将“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与良心的检验”的企业质量观作为工作基准,将“建百年工程、筑传世精品”的意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刚开始工作就参与了丰城电厂跨江高塔组吊及放线的施工任务,当时组立的那一基高塔高度为105米。那时,他还是一名高空作业学徒工,从地面组装开始做起,一直到组塔完成及后续放线中的附件安装、阻尼线安装等。他说:“虽然当时那份工作做起来是很危险的,但是自己一直没有感觉到害怕,因为当时心里想着就是怎么样把工程做好,一切来自于高空的恐惧都抛在了脑后。”
图为刘晓雷和同事参与电网工程建设 图片来源:国网西藏电力公司
第一条线路顺利竣工后,刘晓雷开始在第二条线路担任塔身负责人,并在2002年开始带队组织施工,2013年辗转到川藏联网线任项目副经理开始管理项目。在川藏线历经千辛万苦,同年,刘晓雷获得公司劳模称号。通过不懈努力,线路最终获得了国网金质奖。
刘晓雷说:“作为一名电建人,我热衷于投入到电力建设中,全国各地都留下了我们艰辛的影子,走到哪里我们都可以自豪地说,这个电站是我们建的,这条线路是我们架的,根根银线连通三山五岳,处处真情情系我们电建人。”
2019年7月,刘晓雷被任命为江西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阿里联网工程线路工程(包6)项目副经理。该工程沿线平均海拔4500米,且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后勤保障困难,年有效工期仅6个月。
图为刘晓雷(右)与同事 图片来源:国网西藏电力公司
阿里联网工程线路工程开工伊始,即面临着工期紧,施工任务重等多重困难,但接到公司命令后,刘晓雷迅速奔赴工地进行前期考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根据自己所积攒的丰富经验很快就进行了安全、质量管理办法等工作部署,并根据工程气候特点、地形特点梳理自己的管理办法。
“我要对下面每一个人的安全负责。”刘晓雷动情地说。他要求每个人都要具有安全意识,并要求对施工过程全程监督监护,降低安全风险。对于现场所使用的各种安全工器具反复检查,确保每个工器具都合格有效。
在高原电网的建设中,各类困难接踵而来,但凭着内心的坚韧意志和永攀高峰的信心,这些困难都成了刘晓雷勇往前行的铺路石。如今他又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一线奋斗着,坚持最初的梦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成绩。(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二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37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