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融媒12月27日讯 近日,记者在走访白沙洲街道黄田村时了解到,该村为倡树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落地生根,坚持党建引领,支部小组、党员骨干带头引领示范;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引导群众共同讨论制定《黄田村村规民约》《黄田村红白理事会章程》《黄田村移风易俗奖惩办法》等规定;坚持宣传发动,通过流动喇叭、张贴村规民约、印制宣传册、成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劝导队等方式深入到每家每户进行广泛宣传;坚持奖惩兑现,实行“红黑榜”制度,做得好的红榜公示,做得不好黑榜通报,确保移风易俗落到实处。乡亲们从过去的讲排场、比气派、互相攀比,到现在的比文化、比家风,文明习俗观念深入人心。
1
在过去,白沙洲街道黄田村有个习惯,一有新婚满月,乔迁祝寿,就得招呼左邻右舍“摆一场”。乡里乡亲都熟络,没人抹得开面子,跟风摆阔,以至于形成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风气。
黄田村文明专干唐铸:“以前像我们村上一条主马路如果日子好的话同时会挂三四个拱门,有做寿的、小孩子满月的,有的村民反映一个月要做一两千块钱人情。”
1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的现象令人忧虑。今年7月开始,黄田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划出了“硬杠杠”,倡导“红白喜事、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婚嫁事宜,禁止分时段、多地点办理,实行一事一次一地办理;满月、订婚、生日宴、升学、参军等不办,理事会、“两委”会成员一律不得参加。为此,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们多次上门走访,深入群众宣传移风易俗相关内容,指导村民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婚丧事宜,帮助村民树立良好风气!
黄田村红白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龙松华:“我们通过深入走访党员群众,组织村民组长、党小组长、网格员、老干、党员代表等前前后后召开了20多次会议进行反复讨论研究,再通过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最后才出台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移风易俗奖惩办法》,老百姓非常认同,支持我们一抓到底,不要松懈。”
同时,红白理事会对今年全村434位年满69岁以上的老人信息进行台账管理,统一登记存档。通过提前掌握信息,上门劝导他们整寿宴不办或仅办家宴庆贺,并进行红榜公示,给予相应奖励; 对于违反规定操办的,进行黑榜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处置。如此,不仅刹住了歪风,还为办事村民减轻了经济负担,受到村民普遍认可。
村民龙树民:“现在往来礼金都是两百元,以前是多多益善,给少了还觉得不体面,对我们来说没有那么重的负担和压力。”
村民朱寿云:“我家是个大家庭,每年要做二十几万人情。人情是最大的“债务”,提倡移风易俗我坚决支持,我还要动员大家一起支持,这是好事。”
1
移风易俗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黄田村还号召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宣传并带头遵守《黄田村村规民约》及《黄田村红白理事会章程》。
黄田村总支委委员第二支部书记龙香春:“我们每位党员都签署了移风易俗承诺书,党支部对于违反的党员会进行组织谈话和相应的处置。比如:家庭成员三年内不能发展为党员,一年内停止享受所有村级待遇,如助学金、困难救助等;对于65岁以上老党员将取消一年内老党员村级慰问费,如:七一、春节慰问。”
老党员瞿云奇:“作为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我签署了移风易俗承诺书,老伴去世的时候,因为家里亲朋好友太多,儿孙们太顾于情面,没有完全听从我的劝嘱,以至于部分违规,对于组织给予的相应处置,我坦然接受。”
1
经过半年的实践,黄田村移风易俗已初见成效。自7月1日以来,全村共有符合婚事新办3例,丧事简办的3例,整寿宴不办17例,向红白理事会报备不办的10例,给予奖励7800元,22人次,红白事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风气逐渐偃旗息鼓了,真正让群众从移风易俗中得到了实惠。
黄田村党总支部书记龙泽文:“支村两委带头不办,相互之间不做人情,坚持邻组不做人情,只送祝福不送贺礼的新风尚。目前我村发生44起红白喜庆事宜,符合规定的30起,黑榜通报14起。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也会公平公正公开严格执行奖惩办法,直至带上人民群众走上正路、富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3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