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还有4天过年!这十件大事你还没看懂吗?

还有4天过年!这十件大事你还没看懂吗?

2019,中国经济的变革之年。

伴随全球经济形势的跌宕,各经济体表现延续分化,站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中国正以新时代的智慧洞察新格局,拓展新视野,寻求新经济的新平衡。那么,站在当下,回望过去,2019年有哪些财经新闻或事件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呢?行业专家又是如何解读这些新闻或事件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2019年度TOP10财经热点新闻与事件以及专家点评。

TOP1,中美就贸易文本协议达成一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2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同时,双方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

王是业【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协议的达成给期待已久的全球市场注入了信心和活力,充分印证了“中美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好则世界好”的规律。国情不同、体制各异,中美之间仍然存在现实的分歧,但中美拥有更大更广泛的共同利益。平等对话、互惠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是后续经贸磋商的基本前提,尊重与合作是处理好双边经贸关系的必选项。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都在期待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稳定的中美经济关系,也希望摩擦的妥善解决能成为东西方大国加深理解、深化合作、扩大开放的新契机。

TOP2,美国将华为列入管制清单

5月16日,美国正式将华为列入管制“实体清单”里,并且要求华为从美国采购的任何产品或者技术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美国商务部长罗斯随后在一份声明中说,此行政命令已经酝酿超过一年,旨在应对“外国对手”对美国信息与通信技术和服务供给链带来的威胁。“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美国将有能力相信,我们的数据和基础设施是安全的。”

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安全室主任、副研究员】: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管制清单开启了对华科技冷战的大幕。从中美建交至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中美科技关系总体上处于合作态势。但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则发生显著变化,寻求通过多种手段促使两国产业链、科学研究和市场标准的“脱钩”。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两国科技企业和民众的利益,因此,在此之后美国政府多次延长对华为的临时许可,显现出美国在此问题上的微妙心态。这一做法也同时促进了我国对于掌握科技产业自主权,完善国内科技产业链的举国共识。

肖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事后证明,特朗普孤立华为的举措进行的并不顺利。应美国相关企业的强烈要求,特朗普两次给予了美国企业向华为供货的豁免,每次各90天。所以至今为止,华为的日常运行还没有受到重大影响,这也说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还是起到了一定程度自我保护的作用。当然,未来如果中美关系继续恶化,这种保护作用也有可能减弱。

TOP3,中国5G商用服务启动

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国铁塔公司正式启动5G商用。三大运营商同步发布了5G套餐,从11月1日起,个人手机用户就可以使用5G通信服务。三大运营商5G套餐资费大同小异。价格从128元起步到599元共分五到七档,套餐总体单价低于4G套餐单价,部分套餐按上网速度定价,低价低速、高价高速。

李朕【赛迪顾问信息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5G商用正式启动,标志着技术成熟,5G对于普通移动电信用户已经触手可及,5G时代一触即发。根据三大运营商5G资费定价来看,从网速、流量等多方面对5G套餐定价进行考量,也说明运营商对此做足了功课,并有信心在5G时代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在目前全国深化提速降费,推进携号转网的大背景下,随着广电作为“搅局者”进入业内,各大运营商5G时代面临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王斌【中国经营网特邀财经评论员】:5G时代已经开启,2019年是5G元年,2020年正式爆发。5G手机很快替代4G手机,成为市场主流,预计销量会达到2亿台。当用户越来越多的时候,资费自然就会不断下降,各种新的5G应用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果你还没更换手机,可以等一等,换一部真正的5G手机。

TOP4,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房住不炒

12月12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对于明年的房地产政策,会议明确,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王亚煌【中国经营网特邀财经评论员】:中央经济会议对房住不炒的重申,和再提建立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将房产税这个议题又一次拉回到媒体的视野中。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全面落实因城施策,表明即将出台的房产税很可能将在人均免征面积,甚至是税率上,给予各城市更大的自主权。

熊志【媒体评论员】:房住不炒的定位在2016年底首次提出,近两年被多次重申,它基本已经为今后的楼市调控定调了。随着房地产行业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大起大落将很难出现,房住不炒,回归居住属性,一切稳字当头。

TOP5,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

8月5日上午9时16分,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举达到7.0315,随后在9时40分左右突破7.1。此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后迅速“破7”。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225,下调229个基点。针对人民币“破7”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时间公开表态。

陈达飞【东方证券高级宏观研究员】:自2005年浮动汇率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已经逐渐与美元脱钩(除金融危机期间)。“811汇改”以后,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更加成熟,也更加市场化。故从2015年前,IMF宣称,人民币已经不再低估。过去十多年间,是人民币汇率均值回归的过程,至今,已经形成双向波动情景。任何预测今后人民币会呈现单边贬值或升值的言论都必须建立在对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以及中美综合国力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对比的基础上。

TOP6,马云宣布退休

9月10日,在杭州奥体中心,在全场6万人的见证下,曾经的英语教师马云宣布退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去当教师。马云称:世界那么好,机会那么多,我希望换个江湖,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把退休的时间选在教师节,说明马云对曾经做教师的这段经历念念不忘。我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也是老师,后来创过业、当过厂长、工程师、媒体人,但内心最在意的还是教师这份工作,并且希望最后一份工作是教师。马云口才出众、人情练达、领导力卓越,从马爸爸回归到马老师以后估计真的能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大家想不到的贡献,期待马老师。

TOP7,上海率先试点垃圾分类

7月1日,无数的眼光聚焦上海——从这一天开始,上海率先进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随着首张垃圾分类整改单开出,昭示着上海垃圾分类“动真格”。就在新规执行的第一天,上海全市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各类单位4216家,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623起,依法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20起。

曲睿晶【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副主任】:垃圾分类的目标就是要让全民参与、形成制度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实际上,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目前,上海以及各地都已明确垃圾分类的责任主体是产生垃圾的单位和个人。以上海为例,7月1日新政执行当日,针对企业的罚单比较多,针对个人的处罚则比较慎重,毕竟垃圾分类为了人民群众满意,更多地强调教育和学习。

TOP8,科创板闪亮登场

7月22日,万众瞩目的科创板就迎来了开市交易,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了划时代的新篇章。短短9个月的时间就敲锣开市,科创板可谓是刷新了A股市场的新速度。

郭施亮【中国经营网特邀财经评论员】:科创板刷新A股市场新速度,但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的重要试验田,科创板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是加快国内市场从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的转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在科创板顺利运行过程中,更需要完善退市机制,提升市场优胜劣汰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内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骆振心【经济学博士、媒体评论员】:中国资本市场痛失阿里、腾讯,折射了核准制之弊。科创板以注册制为核心,让投资者来评判企业,为沉闷的资本市场注入了活力。科创板将成为中国新经济的发动机。

TOP9,网易暴力裁员事件

11月23日,微信公众号“你的游戏我的心”发布一篇题为《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的文章,作者自称为网易前员工。11月25日,网易发布声明表示,上述事件在沟通和处理过程中确实存在简单粗暴、不近人情等诸多不妥行为,向相关前同事及家人道歉。

熊志【媒体评论员】:网易暴力裁员事件,是中国互联网高歌猛进的某种必然产物。流量红利到顶的前提下,透支劳工权益的996机制所拉动的行业增长,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形成巨大张力,廉价的劳动力和流量统统不再,互联网的下半场注定会更加困难。

王亚煌【中国经营网特邀财经评论员】:随着社会进步和劳动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的崛起,中国企业正在面对一次灵魂层面的管理转型。不仅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开始通过各种APP了解企业对员工的体恤程度,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劳动者视作第一生产力。而社会舆论对劳工矛盾的高度关注,无疑将会大大加速这一转型过程。

TOP10,长生生物摘牌退市

11月27日,长生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将在今天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2018年10月16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生生物”)的主要子公司因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出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处罚没款91亿元。长生生物主要子公司存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

莫开伟【中国经营网特邀财经评论员】: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应该说是顺应民生之举,也是遵守市场法治规则的必然结果,相信绝大多数民众会为监管当局强制长生生物退市拍手称快。这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但另外一个问题则是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之后,广大中小投资者也就是股民的利益该如何保护也应被纳入议事日程,如果因为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而最后让购买长生生物股票的股民的财富也被打了水漂,则最后难以摆脱让民众为长生生物不法行为“买单”的嫌疑,这是广大股民所不愿看到的。因此,应以长生生物被强制退市为契机,加大对不法行为企业被强制退市后续政策的研究制订,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为购买被强制退市企业股票的股民进行赔偿。如此,被强制退市政策就能顺利推进,也让民众没有任何遗憾了!

姜伯静【专栏作家】:李白说:“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但长生生物没有能“长生”,而是被强制退市了。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进步,但也是一种别样的悲哀。不过,今后有了“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威慑,企业们应该是不敢胡作非为了,至少会收敛许多。

(编辑:孙明胜 校对:张国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2955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