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不能接受的一种女孩:凡见电脑,必登 QQ,且首先登 QQ。当我再次见到这样的女孩,并抱着一贯的不屑一顾的心态对她嗤之以鼻时,我知道,尽管我在工作与生活中逐渐没了棱角,不再聛睨一切,那些最本最初的东西是没有变的。
你可以说我天真、幼稚、看不清现实、孤傲得发霉,只要你承认我的不愿向世俗妥协和一些一直坚持的原则。
按照这里的说法,今年我就24岁了。这突然让我觉得自己离40岁也不远了。而在这个年纪里,别说不惑,连而立还遥不可及。工作了大半年,从一开始兴奋的希望,到暗无天日的绝望,又到调整心态后逐渐适应。我知道,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这样。回过头来,我也不会觉得当初如果不怎么样,现在就不会这么样。有时候我觉得,就算当初不怎么样了,我现在还是这个样,甚至于不如现在这样。这可以理解为我不后悔或者说命运。
期间我接触了很多人,除萍水相逢后逢场作戏的大部分外,就是些浅尝辄止的来自于我这厢或对方那厢的一厢情愿的接触。皆过眼云烟,唯一没变的是万丈红尘。
这让我想到自己少年时期想象的我二十几岁的样子:有着宽厚肩膀与坚定目光,摧枯拉朽,力挽狂澜,笑傲江湖。当时的我是多么善良,对未来的一切都抱着美丽幻想。我从没想到过这个年纪里的无奈无助与无望,或者说,就算想到过,当初也认为能在谈笑间灰飞烟灭。而现在,灰飞烟灭只发生在烟灰缸里。
每个年纪都有属于那个年纪的烦恼,亲历之前,是无法想象的。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这样。
我又想起我现在的适应。这不是沉沦,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就此沉沦,起床后大喊,睡觉前默念。这适应来自于我随遇而安的本性:我总能在任何情况下找到借口让自己知足,当然,从不满足。这不满足让我时常有一股冲动,无以名状,但这冲动总被一种什么东西压抑着。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从没看过成功学和希特勒外的人物传记。我所受影响的一些人名里,他们在我这个年纪里无一例外的在读书。我想,就是这种影响压抑着内心的冲动。
我当然不是说为时尚早,但我坚信一切都会有的,该来的总会来。大部分人的焦急与呼喊,实际上是现实压迫的发泄,发泄后,并不能奈何。近来我想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一位母亲对女儿说,你们这代人就是活得太明白了。我们那时候,什么也没想,现在,该有的,都有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0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