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读乐亭|第1期|「热土深情」古槐——校歌

读乐亭|第1期|「热土深情」古槐——校歌

作者:石子顺


徐兴信的《乐亭散记》写到古槐,写到文庙,不由我想起儿时的学生时代。抗日前,乐亭县立高等小学,曾叫天衢街小学。小学左侧是“老师衙门”即黉宫,再往左就是县衙。小学右侧是圣殿(文庙),前后大厅系二层楼,门前有池塘,小桥,返过池塘,出入圣殿。红墙内郁郁葱葱,古柏古槐,学子们休游藏息,在这儿度过小学生活。我后来考入进修中学,日本投降后并入乐亭中学……10年前,我曾回乡,也和刘焕章一样看了学校。那时已看不到文庙了,也没有了郁郁葱葱的古槐古柏,在学校西边只有两棵老树,不禁潸然泪下……当时我写一首小诗:

  旧迹追踪景旧梦,依稀景物故人殊。

  小河曾识涓涓诉,圣殿遗垣老树孤。

  当然,今天的孩子在老树下愉快地学习生活,也令人激动,令人欣慰。

  校歌是严柏年(乐亭著名画家)写的。我觉得比一般的校歌水平高,耐人寻味。歌词比歌曲好,我现在歌曲歌词都记得,其词曰:

  碣石巍巍渤海横,毓秀钟灵。休游藏近黉宫,

  步伍前踪。儒文侠武,燕赵流风,济难扶危

  责任何等重。千里起硅步,养正在童蒙。看,

  我辈天衢直上,发奋为雄。

  古槐村小石庄是我先祖的家乡,后来爷爷去闯关东“住地方”,有了些钱,就搬到了独幽城南醋流十三庄的后常庄,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听老人说,我们石姓一族是元末明初从山西大槐树一带移民过来的。当时我们的户藉是“黑社八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9988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