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十二月里,影视圈却是好生热闹。
随着《剑王朝》《庆余年》《大明风华》等古装剧的相继登场,剧粉们俨然提前感受到了过年般的喜悦。
在一众新鲜热剧中,小焦却意外发现了这部2018年古装剧收视第一的《开封府传奇》也强势回归安徽卫视黄金档,并再度掀起了收视热潮。
遥想去年,《开封府传奇》在央视八套开播之后四网收视登顶,取得了最高收视破2、cms全国网收视高达2.75的好成绩,让记忆中的“包青天”再次走入了大众的视线。
与此同时,剧中“包拯”的扮演者黄维德也用自己别出心裁的表演促成了全剧最大的亮点。谁能想到,这个在历史长河中被贴上不苟言笑标签的“青天大老爷”竟然会变成爆红网络的“表情包”呢?
经典值得被传颂,也值得顺应时代的潮流注入新鲜的元素,经得起推敲的剧情设定与家喻户晓的IP国民度是《开封府传奇》二度登场的底气。小焦也发现,真正让这部剧引发大众关注度与讨论度的“幕前推手”其实是黄维德细腻又抓人的表演。
重塑经典,颠覆认知
黄维德版“包公”的破与立
基于包拯“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形象太过经典,为了能给观众带来更加新鲜的观感,黄维德在人物的创作上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所有的大人物在成为人中龙凤之前,必定要经历一番成长的蜕变,小焦在剧中看到的不只是包拯清官断案的过程,更看到了一代清官的成长史。
在黄维德的演绎下,我们可以看到包拯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这或许也和黄维德对角色的理解力有关,既然他的智慧与品行超于常人,那么,他就一定也有着和常人不一般的特殊习性。
为了更加深入的吃透和理解这个角色,黄维德主动了解到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患过“阿斯伯格症”,这种病也被称为“天才病”,再结合《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雨人》中得来的依据,黄维德把包拯也塑造成为了一个“有长必有短”的怪人,所以在一开始,观众并不是特别理解黄维德的“瞪眼式”演技。
但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即使是瞪眼,黄维德也是注入了自己的小心思的。
对比一下包拯在听到自己要去考取功名这个消息时的前后神态表现,包拯的神态先由短暂的吃惊变为瞬间凝固,但眼睛却瞪得更大。因为黄维德认为,包拯在思考状态下是来不及做其他肌肉反应的。
但,如果是在无意识的行为状态下呢?
包拯第一次见到雨柔时反射弧极具喜感,来看看回过头后两人在惊恐状态下的不同表现。比起雨柔丰富的表情神态,包拯在面无表情地经历了长长的反射弧之后才顿感害怕,实力诠释了什么叫“身体反应过来了脑子还没跟上”2333⬇️
和假皇子冷清一起被抓公堂后的表现也很可爱,第一次进宫堂难免有些紧张,只得佯装一脸镇定地为朋友伸张正义,事实上转动的眼珠早已出卖了包拯紧张的内心。
在听到冷清说自己是当今皇上的儿子之后,包拯的内心明显慌乱了,他死死地瞪着冷清试图发送正义的讯号,可身体却不由自主地开始轻微摆动,甚至抿嘴咽起了口水,
包拯根本不信冷清的话,瞬间倒戈“求饶”,身子在说话的时候晃动得更加厉害了,眼睛更是一眨都不眨。
除了脸部表情之外,黄维德版包拯还因为剧中的一系列“魔性小碎步”引发了观众的爆笑热议,寻常人走路时大多都是神态自若,可包拯不一样。
跟随他人前行时是一副乖巧无辜状⬇️
若是被人挡道了呢?真AI机器人瞬间上线,五月天的那句歌词“我不转弯~我不转弯”怕不是给你写的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自带“鬼畜属性”的肢体语言亦是黄维德从“雨人”达斯汀·霍夫曼的小碎步中获得的灵感,他认为,这走姿非常符合包拯亦步亦趋、不懂人情的性格。
“天然呆”只是包拯前期的属性,在逐步成长的过程当中,这些习性也随着包拯与日俱增的成熟度慢慢消失。
后期的包拯除了眼珠越瞪越小之外,他的神态更加丰富细腻。
因为始终无法揭开驸马的真实身份,包拯日夜都把自己关在房间思考。雨柔见状试图开解包拯,谁知包拯就是个执拗的驴脾气,包拯表面上看起来是在驱逐雨柔,从他不敢直视雨柔的神态来看,实际上还是不忍心下重口啊~
包拯试探驸马时的神情也很值得玩味,他全程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驸马,一字一句击入驸马的心底,微微扬起的眉毛中也透露着包拯的势在必得。
端午死后,包拯心如刀绞,他瞪着眼前这一幕无法置信,眼泪如断线般数度掉落,整个人都在微微颤抖。
大嫂哭着要为端午申冤,她一字一句痛诉端午的冤情,包拯的眼神不再空洞,不再凌厉,而是噙满了悲伤的泪珠,他懂人间疾苦,势必要为人间平反。
但,仅凭一颗赤诚之心是无法让权贵也跟着折腰的,包拯想杀驸马的心受到了皇帝的阻碍,他眼神悲凉地看着皇上,叹息着世道的不公。
可以说,黄维德演活了包拯,他善于用演员的思考力和精湛的演技赋予角色魅力,再通过人物的一系列外化处理,来传达更深层的含义,完成了包拯从不通人情的天才到重情重义的普通人之间的转换。
打破传统并不意味着亵渎经典,而是让人物更加趋于现代观众的审美,也能更深度地引起观众的共情。
另外,黄维德的扮相也为角色加分了不少,有谁能想到在出演包拯一角时黄维德都快五十岁了呢?出演二十来岁的“黑脸小鲜肉”也完全不违和~
经典角色深入人心,
好演员的自我磨练之路
回顾黄维德出道以来的经历,他一直都是一个具备“冒险精神”的演员。
对于表演,黄维德有着一条明确的准则——诠释任何角色都要人性化、立体化,希望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能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也是《琅琊榜》中“誉王”这一角色成功出圈的原因。或许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吧?《琅琊榜》原著中对于誉王的身世刻画、心路历程并没有铺垫得那么详细,是黄维德在剧作开机前,给了制片人侯鸿亮十几页纸的“人物建议”,最终促成了这个经典的角色。
从出场时的气宇轩昂,到退场后的众叛亲离,黄维德用自己独到的理解力让这个角色充满了令人叹息的悲情意味。
《琅琊榜》播出之后,很多人都表示被黄维德的演技深深折服,宝藏演员终于出圈。
黄维德不仅演技动人,他的角色形象亦是风格百变。
他可以是《京华烟云》中温文尔雅、胸怀天下的孔立夫,在偷走女主的心之后,也撩走了剧外的观众。
可以是《母仪天下》中风流成性的宫廷乐师萧育,虽然看似浪荡,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高洁,几乎满足了年轻女孩对美好男性的所有幻想。
也可以是《新流星蝴蝶剑》中同时具有温柔与暴虐双重人格的反派律香川,从初识的温文尔雅,到后期的桀骜野心实属叫人又爱又恨。
还可以是《新三国》中谋略超群的周瑜,值得一说的是,黄维德版的周瑜突破了以往“足智多谋却小气不容人”的形象,他力求还原历史上最真实的周都督,风骨卓越、英姿天纵,有谋略之才也有大将之风,充分展现了“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这句诗词中的意境。
黄维德的百变形象也取决于他在选角上的不设限,既然选择了成为演员,便要豁出身心服务于角色,没有驾驭不了的风格,只有不愿努力寻求突破的心。
这份笃定与坚持,让黄维德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收视保障。就拿此次二度开播的《开封府传奇》来说,在这个影视寒冬又古装剧扎堆的时刻,去年的热剧还能二轮上星属实不易,足以证明黄维德的演员口碑。
当然,这并不代表黄维德对于角色“来者不拒”,他有着自己的演员准则,但凡是接手的剧本和角色必定是经过一番精心挑选后的笃定,哪怕产量少也要保证质量高,这是属于宝藏演员黄维德的眼力与态度。就在前阵子,黄维德的新片《嫌疑者说》提名了 米兰国际电影节外语长片最佳男主角、外语长片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提名即肯定,能在国际上拥有属于自己的荣誉,黄维德的实力有目共睹。
身为站在舆论暴风眼中心的演员,去年《开封府传奇》播出后,黄维德也接受到了来自外界不同的声音,有人爱他独特的想法,也有人质疑他的努力,为此,黄维德特意在微博上写下了一篇长文,表达自己对不同声音的感谢——
他写道——“真诚的反馈,是演员得以继续生长的沃土和阳光。不论拍了多少年戏,我都不会因为害怕批评而停止成长。”
从掌声中得到前进的力量,从质疑声中汲取进步的能量,黄维德无愧于演员这个身份。这般用心服务于角色,又坚定演员初心的好演员,才是演艺圈最大的骄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9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