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想每个父母都愿意当“学霸”的家长,这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今年热播的《少年派》中的钱三一,就是一名妥妥的学霸,一出场自带光环,中考状元,精英中学花重金“请”来的学生精英,语文能用文言文写作,经常参各种数学竞赛,爱看各种类型的课外书,知识面广,还会编程,竟然把CS游戏放到了计算器上,创新与动手能力一流,可谓是全方位的学霸,学习一点也不用妈妈操心,这样的“学霸”孩子,立马就收获了一票粉丝 ,连剧中闫妮饰演的妈妈都直言:“有一个学霸女婿也不错”。
虽然钱三一是电视剧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学霸也比比皆是!就拿前段时间因生了儿子而霸屏的何猷君,赌王四房太太的儿子,95年出生的他,是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金融硕士,也是史上最年轻的学生,数学天才,多次被世界级别的数学竞赛邀请参赛,并连续两年在世界数学测试中获奖。
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他只用了21秒就成功地将打乱的数字,从1到15按顺序排好。以双第一的成绩直接晋级当年的30强。
在人们的印象中,学霸应该就是那种戴着厚厚的眼镜,无乐趣、不喜欢运动,只会埋头苦读的“书呆子”,但是现代学霸们已经颠覆了传统,他们可不是书呆子,他们除了拥有高智商、高学历,他们的情商也高,谈起恋爱也会风生水起,他们兴趣广泛、见识多,爱运动,上网打游戏也不比别人差,运动起来个个是健将,这不是就是一个个“钱三一”吗?
这些学霸都是天生的吗?不,每一名学霸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而是家庭教育部与学校教育的强强组合所成就出来的,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发挥好家庭教育这一部分呢?李玫瑾教授说,学霸和普通孩子真正的差距,在于2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组图为你揭开谜底,看懂这些,相信你一定会有所顿悟!
斯坦福教授罗尔·德韦克,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而另一种则是固定型思维,而大部分孩子都缺乏成长型思维,所有的学霸都具有“成长型思维”。
那么这两种思维都各自有哪些特点呢?
-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这类孩子他们乐于接受挑战,不害怕失败,并且善于思考与总结,去扩展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这也是学霸所必备的品质。
-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
这类孩子则与之相反,他们害怕失败,喜欢逃避挑战,喜欢故步自封,躲在人群后,害怕别人的目光。
那我们如何测评自家的孩子是属于固定型思维,还是成长型思维呢?接下来看一组图:
第一组图中:
左边的孩子是不喜欢主动挑战,甚至面对别人的挑战时,还会退缩,在日常生活中胆小怕事,不喜欢变化,属于固定型思维的人;
而右边的孩子喜欢挑战,主动挑战,喜欢研究、尝试新的事物。
第二组图:
左图的孩子,总喜欢自我设限,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到,缺乏自信,总想放弃,并且老是抱怨事情太难了,自己搞不懂。总是去求助别人。这种思维的孩子就是固定型思维。
右边的孩子,属于成长型思维,他们一般不喜欢抱怨,总是喜欢去寻找机会,去证明自己行,直面挑战,并且拥有战胜困难的决心。
第三组图:
左边:固定型思维的孩子,故步自封,不喜欢听别人的教导,不接受批评,有点自以为是的感觉。
右图: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则会虚心接受别的意见与批评,对别人的反馈特别重视,并且会积极改进,主动学习。
总的来说,固定型思维的人,喜欢自我设限,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喜欢迎难而上,努力突破,固定型思维的人,喜欢找借口找理由,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只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逼自己更优秀,这也是普通孩子与学霸最大的差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9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