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梦想改造家》,设计师对房屋设计细致入微而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让人印象深刻。
探校荔湾省实,小伙伴们也有类似的感受,这是一所“用心”的学校。
01
目前的荔湾省实,面积并不算大(当然也不小),和现在的校区一路之隔的预留用地正式建成交付学校后,学校的面积和功能将更加完善。
-鸟瞰图-
校园内处处透露着“省实气质”,“爱国团结,求实创新”的八字校训,格外显眼。
-迎门石-
-省实校训-
充满“省实气质”的校园环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运动场、报告厅、医务室、社团活动室、实验室、图书馆、舞蹈室、音乐室等,该有的一样不落。
学校老师说:
硬件配备一点都不马虎,用到的基本上是顶配。
学校操场、礼堂、活动室、图书馆
硬件配套高大上的不止一家,而荔湾省实与众不同的,是对细节的深度思考。
功能教室、实验室、饭堂
不论是功能教室还是实验室,或是饭堂,椅子都是特别定做的。可以收缩起来,或悬挂到桌子的支架上,这样便可以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让活动空间更宽广。
细致入微,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方面。
教师办公设备,也是特别定制的。教师办公室的办公柜里隐藏了一张床!
-教师办公柜(内藏折叠床)-
学校老师介绍:
这张床让老师们中午休息不至于趴桌子,休息得好,教学质量有保障。
02
用心和细节无处不在,无论是教室,还是实验室。
-教室桌椅-
学校老师介绍:
教室桌椅的选择,用的是零污染的环保材料且符合人体工学的可调式桌椅,能很好地照顾孩子们生长发育的特点。
-班级管理系统-
-课堂数据采集系统-
全部教室均配备班级管理系统及课堂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评价的电子化。尤其是这个常态录课设备,非常方便,老师想录课,只需要自己打开设备就行,根本不需要协调其他部门或者专业人员。
-实验室-
实验室的用电用水,都由配套的智能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既方便又安全。
-实验室的智能管理用水系统-
科学技术的赋能,不但让老师的教学效果高效提升,而且能持续激发学生在学习和校园生活上的热情,班主任的管理更有效率。
恰逢舞蹈室正在上课,探头一看,咦?怎么还有男生?
学校老师介绍:
学校打破常规,把舞蹈形体课定位为常规的美育课程,而不是选修课。目的是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感受身心之美。
“男生会不会不喜欢?”
老师爽快地回答:
本来我们还有这种担心,但结果发现,男生的投入度一点不比女生低!他们在这类特色课程里,能很好地放松自我,更好地与集体相处。同时,学生自身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形体,加强锻炼,更加健康。
-舞蹈形体课-
课间休息,走过身边的孩子,脸上似乎都写满发自内心的幸福。
听到这样的评价,学校老师特意带我们来到学生发展中心,同时向我解释了学校办学以来的工作重点:
其实学校自从办学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关注一件事情——满足孩子的自然生长的需求。以这个标准为前提,我们做的,就是给孩子的自然生长以充足的阳光和土壤。
一方面,我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更多主动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特别重视和孩子心灵上的交流。如果孩子遇到任何不适应,我们会有科学的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协助学生解决。
几个月过去,我们不时问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生活的最大的感受,他们普遍觉得快乐、开心。
-学生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室)-
走过四楼的几间教室,发现有孩子正在上拓展课程,学校老师也介绍了学校分层教学的思考:
我们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基础较弱的学生,老师在课余时间,会主动抽空为他们查缺补漏。
此外,我们沿袭校本部的课程体系,精心打造了南山课程和格致课程。南山、格致体系的课程标准,和集团总部的是一致的。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我们每周安排了额外的拓展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素养。
我们设计这样的分层教学体系,目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同时尽可能发展孩子的优势。目前来看,效果不错,比如在前段结束的集团四校联考中,我们有很多孩子的成绩名列集团的第一梯队。
03
逛完学校后,我们对话了学校的管理团队:
Q:荔湾省实的第一年招生的整体情况是怎样的?
A:第一年,我们开办了初一级7个班,全部实施小班化教学,目前合计约250个学生。
虽然是第一年,但整体生源还是很不错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很强,热爱阅读,图书馆从开学至今,人均借阅书本达40本,这是很可喜的现象。
Q:学校是公办性质,不像天省、白省那样有较大的自主招生权。在办学思考上,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A:的确,学校性质是公办,生源不像民办学校那样相对齐整。但我们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附近广钢新城的业主子女,整体的生源质量还是不错的,同时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较高。
学校开办以来,我们重视让全体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我们提出走生长教育之路,让每一个生命朝着更好的方向生长。
学校强调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珍贵的存在。基于对校园文化的认同,老师们懂得尊重自己的岗位,他们自发奉献时间精力帮助学生的案例屡见不鲜。而对于孩子,我们强调他们是自己跟自己对比,同时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学校快乐成长,发挥创意。
-充满创意的班级装饰-
-学生的创意作品展示-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三个月下来,我们看到孩子们的蜕变。拿英语课来说,有部分孩子一开始不适应全英教学,被动接受。但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他们能在课堂上主动发问。
而同时,家长们越来越认可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方式。
Q:家长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师资情况。能介绍一下么?
A:其实,对于老师的资质,我们比家长更加重视!我们目前的教师团队,全部毕业于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中央美院等985或211院校,54%具有研究生学历,特级、高级和一级教师占比40%以上,教师队伍起点高,业务能力强。
新老师的培训,我们把省实集团本部的资源和我们学校自己的导师资源相结合,培训面涵盖了老师成长的各阶段,形式多样。
学校对老师的职后培训也非常重视,除了常规的跟岗、听课外,还特意考察老师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设备的高度融合。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配置条件很好,我们在新教师上岗汇报课中,要求每位老师上一节“人机一体展示课”,以此促使老师们尽快熟悉教室里的智慧教学设备,并主动开发设备的各种功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效。
同时,省实集团给老师的学习成长,提供了很宽广的平台。大集团内的交流(听课评课、同课异构)、外出学习、举办大型活动、名师工作室的多项活动,老师们都会积极参与。
-学校协办全国首届中小学语文教师“成长课堂”名师代表课展示活动-
众多资源的综合作用,让新教师们高速成长,而同时充满幸福感。
目前,我们现在已经开始结合中考不设考纲等前沿政策变化,进行日常的教学教研了。
Q:这确实是家长很关注的热点话题!未来中考不设考纲,对老师和学生有什么影响么?
(部分内容源自媒体专访)
A:对老师来说,取消中考大纲,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依本教本”了。过去,有部分老师倾向于围绕考试大纲进行教学,在课堂上也时不时会说:“这个是考点”。但实际上,这种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做法,忽略了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也限制了老师发挥能动性。
对于学生来说,原来都是按照考试大纲来学、复习、背,看上去是比较轻松,实际上不利于思维的启迪。所以,“取消考试大纲,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机会。”
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例,我们学校从初一开始,道法课会分解成班会课、心理课和常规的道法课,并且与时事相结合,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所学读新闻、评时事。经过整个初一的思维训练,到了初二初三,孩子们读材料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性思考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这种能力,还可以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三年下来,无论是否有考纲,其实对学生来讲,都不是很大的问题了,因为他的思维上来了。
Q:学校明年的招生计划是怎样的?具备什么能力的孩子,容易受到学校青睐?
A:学校明年计划招8个班,每个班40人左右。学校是公办性质,根据义务教育要求,免收学费。
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我们不会设置很多硬性的标准,但我们会特别关注孩子的综合潜力,基础扎实、兴趣广泛、能力突出、比较专注的孩子,我们会更加关注。
-End-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70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