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庄煤矿智慧化矿山建设纪实
◎魏明东/文
今年以来,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聚焦“精简、先进、实用、高效”目标,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推进智慧化矿山建设深入,实现了企业得利、职工增收。
以机械化为基本要求
干了20多年架线电机车司机的运输科职工老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突然转行。前不久,徐庄煤矿的辅助运输方式由架线电机车改为蓄电池电机车,成为大屯公司第一家无架线矿井。蓄电池电机车的投入使用,不仅消除了架线安全隐患,而且实现了减人提效。
减少冗员,把富余人员充实到更加需要的岗位上去,是该矿推行“三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老马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由于架空线拆除和电机车投入运行而不再设置充电岗位的4名充电工,以及-750泵房、井下6台猴车、-400变电所等场所的50余名职工。
近年来,该矿全面推进机械化建设,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他们在8195工作面使用新型ZF6200综采支架,实现了单月产量11.8万吨;在-750西大巷引进液压掘进台车和履带式挖掘装载机,实现20平方米大断面月进尺123米;引进安装单轨吊运输系统,实现大型支架运输一站式到位,实现了23度大倾角、长距离运输。2019年,该矿完成了504台大型支架运输工作,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以自动化为升级途径
安装电控箱、改造抽真空装置、接入远控装置,-750泵房自动化升级,主排水泵实现远程自动控制;降低主井提升循环时间,对卸载液压缸、箕斗卸煤口进行升级改造,主井罐笼提升时间每个循环减少3秒钟……2019年,该矿进行自动化升级项目达20项之多,变革了管理流程,提升了管理效率。
该矿利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将10多套自动化系统集成起来,实现数据共享和集中调度;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和可视化远程干预控制技术,使调度指挥功能和数据、语音、视频信息实现有机集成,中央变电所、水泵房、压风机房、猴车运输系统等场所全部实现无人值守;建成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对矿井安全生产信息进行监测,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管理,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监测控制。
该矿还对西翼暗斜井提升机电控系统进行改造,采用四象限变频系统,配套安装恒力矩制动站、双冗余信号装置等设备,设备故障率降低20%;对副井主轴与闸控装置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在皮带巷内安装了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无线通信基站和视频监控站,实现了多个岗位一个监控。
以信息化为创新方式
目前,该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应急数字广播系统、视频系统集成、井下通风防火测温系统、矿井涌水报警监测、矿压监测系统等基本建成,信息化建设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安全预测预警水平明显提高。
2019年,该矿先后完成了-750西大巷和II(3)下采区信息化系统建设,西风井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的联网,安全监控系统数字化升级改造,矿井灾害处置方案信息化及灾害处理指挥调度系统项目建设等,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并且实现了减人增效。截至2019年11月底,该矿在职职工为2520人,比定员人数减少232人,人均工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6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