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宇宙中心”五道口这家华联商厦要闭店,高校消费撑不起吗?

“宇宙中心”五道口这家华联商厦要闭店,高校消费撑不起吗?

近期以来,北京各大老百货接二连三闭店调整,就连“宇宙中心”的华联商厦都在劫难逃。

小编走访看到,华联商厦五道口店内的商家全部打折出清,部分商户已经撤店。而华联商厦五道口店并非该华联集团百货板块的首个闭店项目,华联集团一直加速淘汰旗下百货商场。这可能与多数华联商厦建筑面积较小、房屋结构和空间设计难以满足经营需求分不开。

小编走访华联商厦五道口店看到,目前商场正在进行打折促销,为闭店做准备。同时,该商场里张贴的告示显示,BHG(北京)百货有限公司五道口店将于2020年2月1日起停业改造。同时,该商场将成立专门机构完成停业后的各项事宜。临近年底,想要捡漏的抓紧时间吧!

此外,小编看到,华联商厦五道口店与五道口购物中心紧邻,内部也是打通的,但经营状况反差较大。华联商厦为百货业态,一层鞋区因折扣力度较大,吸引来不少消费者来趁机捡漏,相比2至4层,一层的客流还相对较多一些。而五道口购物中心内,往来消费者较为密集,多为年轻客群。虽然两个商场内部打通,但华联商厦并没有蹭到五道口购物中心流量的红利。

有年轻消费者对小编表示,华联商厦五道口店商场已经开了不少年头了,里面售卖的品牌大多已不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品牌,还有许多中老年服饰,加上旁边的五道口引入了不少网红品牌和轻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分流。

对于闭店调整后的未来方向,商场工作人员向小编透露,此次闭店主要是进行重新装修,将现有的百货转型业态转为购物中心。负一层的华联BHG超市是否闭店调整暂还未有定论。同时,商场要进行重新定位并重新招商引入新品牌,预计需要半年时间进行调整。

近年来,华联集团旗下百货商场纷纷转型购物中心,上地华联商厦闭店以后重新装修,将百货部分转型为购物中心,与相邻的华联购物中心打通;华联商厦马家堡店在2016年8月15日闭店停业改造,目前已完成购物中心改造;改造后的广安门华联商厦更名为越都荟,满足周围居民的基本日常生活以外,儿童教育成为越都荟的核心业态。看来,转型购物中心是集团策略。

根据北京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指出,自2008年起,该集团实现了主营业务由百货店经营向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战略转型。转型以来,华联集团通过购买、租赁、受托管理等方式获得购物中心物业资源。截至本报告期末,该集团负责运营管理的购物中心数量从2008年的2家增长至30多家,项目分布在北京、成都、合肥、南京、西宁、沈阳、兰州等地区。

对于华联商厦五道口店的停业转型改造,有专家认为,一方面能看出华联商厦传统百货运营能力欠缺、尤其是团队整体深耕运作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华联集团想开源节流。

“因为相比百货的联营,纯购物中心的商场模式更多以租赁形式与品牌方合作,这就减少了人员团队成本。”上述专家解释。

专家表示,转型购物中心也对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购物中心更考验的是整个商场大招商、大物业、大营销的综合能力,同时考虑到华联商厦五道口店的特殊位置,大学生和社区群体都有,那么后期购物中心在品牌迭代频率,商品的更新频次上尤其要注重,同时需要注重品质。

也有专家认为,购物中心这些年越发强调“千店千面”。如今的购物中心竞争也更为激烈,定位购物中心,要有鲜明的定位,例如文化、或者艺术、时尚等,同时也要抓住区域辐射人群的特性、更好满足其需求,争取做到“一店一策”。

虽然转型购物中心是大势所趋,但要把握大势,需要切实做到成功购物中心所做到的点。去年以来不少百货转型,但所谓的品牌引入变成仿冒品的集聚,儿童业态仅仅是几家儿童教育机构的入驻,餐饮则是不知名的大排档扎堆开在商场内,这样投机取巧的做法最终都直接导致了转型的失败。

刘卓澜/文并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6489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