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中国足协对2020赛季中超联赛的有关球员限薪、U23或U21出场以及外援等相关政策依然没有正式对外公布,这无疑给各支俱乐部的新赛季准备工作带来的种种不便。但据悉其中相关外援政策方面,足协将很有可能在新赛季将中超联赛每场比赛的外援出场名额从现在的3名增加到4名,报名名额由现在的4名增加至5名。但增加外援名额后也很有可能并不像大家先前猜测的那样恢复“亚外名额”,而是对可出场的4名外援没有相关的国籍限制。
天津泰达队已经基本确定将留用包括巴斯蒂安在内的现有4名外援,在政策方面出现这一有些“戏剧性”地变化,对于泰达队在球队第5名外援引进上的选择而言,则出现了相当微妙的情形。如果按照大家原来的猜测恢复“亚洲外援”,新赛季每场比赛外援出场恢复到过去的“3+1”模式,那么泰达队新的亚洲外援目标,显然就必须按照球队绝对主力的标准来选择。同时,按照近两个赛季泰达队在联赛中实践摸索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在中场中路位置引进一名技术风格全面的,具备“中场核心”能力的球员,可以对锋线“阿森纳”组合形成最合理的补充,这种选择的呼声也是最高的。这种情况下,留用的巴斯蒂安只作为 “第5外援”成为球队替补。一方面,在泰达中后卫位置板凳深度并不算完美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中后卫的备选,另一方面也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主教练施蒂利克的“私人需求”。
如果事情以这样的结局收场,由于巴斯蒂安年薪不低,除了泰达队在资金成本方面有些“吃亏”之外,至少在球队技战术和人情方面可以两全,已经是相对最好的解决方式。但天不遂人愿,中国足协对来年的外援出场政策很可能并不像泰达球迷设想的那么“恰到好处”,如果增加一名外援但没有相关的国籍限制,则必然给泰达队新外援的选择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可能性一:引进中场中路外援。
如果立足于技战术和球队整竞技层面意义考虑,这种选择应该是目前泰达队的最优选择。足协放开国籍限制大大提高了外援的选择范围,也会给各俱乐部在外援引进工作上降低难度。以泰达队为例,如果在亚洲范围内选择一名合格的中场核心,选择面必然很窄,在需求关系影响下球员引进的成本也会水涨船高,而无国籍限制,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一名适合泰达队和中超联赛水平层次的球员,则要比仅在亚洲范围选择要方便许多。
这种可能性下,泰达队在来年就要将4名外援全部用到中前场,一方面就需要泰达在内援或归化球员引进上必须补充中后卫位置的板凳深度;另一方面更需要主教练施蒂利克在用人上保持一颗“公心”,真正把球队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在2019赛季,德国老帅为了让“自己人”巴斯蒂安有机会出场而故意打压乔纳森的作法,已是“司马昭之心”。因此,巴斯蒂安留队,恐怕很难让人相信施蒂利克在来年人员安排上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即使球队引进中场中路球员,是定位于主力球员还是替补球员就存在变数,如果花大价钱引进高水平却被主教练弃之不用,则让情况变得尴尬;如果仅定位于替补球员,巴斯蒂安倒是能够“顺利成章”、“堂而皇之”地成为主力。此外,买提江的去留也是存在的另一个变数,在深受施蒂利克赏识的情况下,如果买提江选择留队,施蒂利克手握买提江就有更多底气抵制外援中场作为主力引进的意图,从而客观上为巴斯蒂安成为主力提供条件。而如果买提江选择自由身离开,那么主力中场外援的引进则变得非常重要。
- 可能性二:为锋线“阿森纳”组合引进替补
在2019赛季,泰达锋线瓦格纳、阿奇姆彭和乔纳森都曾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病或累计红黄牌停赛情况。在泰达队进攻几乎完全倚重锋线外援的前提下,“阿森纳”组合中任何一名球员缺阵都会使得泰达队攻击力锐减,特别是对球队整体战术作用相对更大的瓦格纳和阿奇姆彭。泰达队在2019赛季能够获得理想成绩,不得不承认受到了一些客观有利条件的影响。在阿奇姆彭受伤情况下,联赛恰好进入了一个较长的间歇期。而以泰达当时的实际情况,如果没有这个间歇期,阿奇姆彭缺席多场比赛,泰达队的后果则不堪设想。
鉴于这种情况,在第5名外援选择上为阿奇姆彭或者瓦格纳寻找一名合格的替补或竞争者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同时,瓦格纳合同明年到期,届时极有可能返回德国。如果提前着手引进替代者,亦是替补亦是竞争关系,也不失良策。
- 可能性三:右边路等其他位置或中前场多面手
况下,则将第5名外援作为纯丰富球队板凳深度或技战术套路的补充手段。但右边路位置在新赛季也可能预留给陈国抗等U23甚至U21名额,而且边路球员在内援引进上的难度也相对较小。同时泰达队内可能存在荣昊或伤愈恢复的惠家康等选择。因此,这种可能性和引进外援的实际效果也是相对最低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