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8年9月份申报了市级个人课题,12月份立项通过,历时一年多,今天结果终于出来了,总算通过了,很是开心。
今天的升旗仪式,天黑的快看不见国旗了
我的课题方向是农村高中开展自主班会对学生自信心养成的研究,上一届学生我从高一开始,就针对农村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一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一方面解决班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凝聚班级体的向心力,提高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形成好的班风、学风。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同学们的自信心。农村的孩子很少参与并主持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主要表现为张不开嘴、迈不开腿。要么很自卑,没有上进心,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明确的目标;要么很自负,经常过高的估计自己,盲从或者狂妄。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我从高一开始,到高三毕业,累计组织自主班会超过60次,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巨大的改观,对自己的未来有了积极的目标,高考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把自己每学期的班会案例反思经过整理形成课题,通过了市级鉴定,并获得了二等奖。
谈到课题,网上往往骂声一片,认为中小学教师搞课题纯粹是瞎折腾,劳民伤财。我不认同这种观点,首先不算劳民,作为教师,探讨如何上一节课,是自己的本分,作为班主任如何管理好班级,让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人格也是本分,你只要把自己平常的教学反思,班级管理心得积累下来,整理一下,就是一个微课题,这并不是劳民。其次也不算伤财,现在市上组织的课题都是不收费的,从立项报告到结题方案都是在线电子版上传,也不浪费纸张,花不了什么钱。最后,通过鼓励老师们做课题,促进了教学反思提高了成绩,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有何不可呢?
当然,老师们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张也是不愿意做课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整理了一下通过名单,全区个人课题通过鉴定62人,其中幼儿园10人,小学28人,初中9人,高中15人,明显是小学幼儿园人数占优势,感觉是中学教师更忙一些,但正如鲁迅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
2018年全市个人课题申报人数超多,经过筛选成功立项1766人,一年后结题,最终鉴定通过人数866人,大概49.04%,也就是只有不到总申报人数三成的课题能够成功结题。2019年,全市成功申报课题人数3620人,如果比例一样,明年大概只有1800人的课题能够顺利通过鉴定。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有没有多大的科研价值,推广意义,我不知道,但至少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班级管理能力,这个是肯定的,这也是我的切身体会。
通过的鉴定名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3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