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会不会嫌弃你穷嫌弃你没出息?
也许有人会说,
不会,因为不论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父母都会毫无保留地爱我们。
我只同意后三句。
父母也会嫌弃子女没钱没出息,只是他们从来不会说出口,只会用行动表明。
知乎上有一个问答: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子女没钱吗,混得不好吗?
99%的回答都是:会。
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这个道理,苏秦早就告诉我们了。
苏秦贫穷落魄时,妻子不把他当丈夫,嫂子不把他当小叔子,父母不把他当儿子。
后来携六国相印路过洛阳时,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
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
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
一个人在贫穷时,连父母也不把他当儿子看待;等到他富贵了,就是亲戚也都害怕他。
有没有出息和有没有钱直接划上了等号。
没有钱我们就会给他们丢脸。
三本毕业之后,我没有找到工作,在家呆了2个多月。
听的最多的就是,
隔壁某某某和你一样,三本毕业,现在在银行工作,一个月一万多。
谁谁谁家买房子,人家女儿和你一般大,家里买房补贴了多少万。
谁谁谁的女儿现在在干什么,一个月多少钱。
别人每次问你工作没,我都说你上班了,最近有事才回家的。不然真丢脸。
对不起,是我没出息,让你们只能眼馋别人家的房子、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对不起,是我没本事,让你们丢脸了,让你们只能靠撒谎来维持面子。
父母爱我,爱不堪大用、平凡庸俗的我
父母爱我,可是更爱优秀的我。
父母爱我,可是更爱能给他们增光添彩的我。
人不是单独活在世上的,父母需要面对整个社会、亲戚圈、同事圈、朋友圈。
大家处在同一阶层同一水平的话,其他金钱、工作都是死的,比来比去结果都差不多。
只有各自的孩子是活的、有无限可能的,是经父母亲手调教出来的,
也造就了各自父母的攀比。
上学时,攀比孩子的成绩,
工作后,攀比孩子的工资,
结婚后,攀比孩子的对象,
攀比成功的,喜气洋洋,回去对子女喜笑颜开,
攀比失败的,表面假笑,背后将失败转移到孩子身上。
生为父母,往往不易,他们的爱伟大且盲目。
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子女是否有健全的翅膀,却还是想要他们飞得比自己更高。
是利己也是利人,而利己是人的天性。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没钱我们就会拖累他们。
毕业之后我有两个月待业在家学车。
没有工作闲呆在家,感觉自己像一个寄居者。
看着父母脸色行事,在他们面前不敢玩手机,见缝插针的干着家务。
每天不敢赖床,早上起来扫地洗衣服喂鸡,中午做饭洗碗,晚上热饭洗碗帮我弟洗澡。
被指责这么大岁数了,不工作还不知道帮家里做点事。
用电脑上网课,说我天天抱着电脑玩。
我看会书,说毕业了还看什么书,早这样,清华北大就考上了。
当你不能为家里做贡献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错的。
成年之后,这不再是你的家,而是父母的家。
你只是一个客人,要有客人的自觉。
没有工作代表没有收入,科二去考试都是跟父母伸手要的钱。
科二第二次挂的时候,父母说考试的钱比学车的钱还贵。
去一次就花一次钱,还总是过不了,还不如不考了,瞎花钱。
话里话外都是对我的不满意与嫌弃。
不满意我如此蠢钝,嫌弃我如此没用。
有些话根本不需要说出来不是吗?说出来多伤情分。
可是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
我有多不愿意跟你们伸手要钱?
每次开口的时候我花了多少的勇气?
我不是啃老我不是血蛭,我只是暂时没钱啊!
爱我最深的人,伤我最深。
在我一无所有、一事无成的时候,我不介意别人怎么看我、在背后怎么议论我。
可是父母轻飘飘的一个钱字,击溃了我的自尊,碾压了我所有的骄傲。
仿佛在人群之中裸奔,所有人都能看见我的无能,让我无地自容。
我能做的只有把心掏出来缝缝补补再塞回去,然后装作若无其事。
只是从这之后,我再也没有伸手跟家里要过一分钱。
都说父爱如山,其实中国很多父母的爱都是不显山不露水。
他们一边深沉得爱着子女,
一边打着爱你为你好的名义,用言语刺痛你,用行动伤害你,。
一步一步得将我们推得越来越远。
不是我们想逃离,是不得不离开。
没钱他们就失去回报
古话说,养儿防老。
养育孩子也是一场投资。有了投资,就会期待回报。
我有个朋友,父母一直希望她能嫁个有钱人,好帮衬帮衬家里。
古往今来,如果依靠自己改变不了现状,人很多时候都会期待找一个能力更强的人来帮助自己。
可是她丈夫国企编制,在父母资助下在苏州付了首付买了房。
距离老丈人丈母娘的标准还差一大截。
老丈人丈母娘各种不满意各种挑刺。
经过双方父母几场battle,终于到了结婚这一步。
女方父母要求嫁妆10万,且一分不给女儿带走。
女婿因为理财失败损失不少钱,也不敢告诉双方父母,还要还房贷,也没这么多钱。
又是新一轮battle.
女儿说父母就要是要钱给她弟弟,父母说养你这么大拿你点钱,就当还债怎么了。
最后用彩礼买了车,写了我朋友的名字。
一直到现在,还是各种battle不断。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我们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更想报父母恩。可我们不需要报兄弟姐妹的恩。
我们不是债主与借债的关系,也不是胁迫与被胁迫的关系。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双方是平等的关系。
我们不曾嫌弃父母给不了我们想要的生活,
没指望父母给我们充当门面,
没有说爸爸你怎么不是马云,
没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是巩俐,
没把你们和别人家父母比较过,
可是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总是拿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为什么总是指责我们成绩不好,没能考上一个好大学?
为什么总是唠叨我们工作不好,工资不高?
为什么总是吐槽我们买不了房子,帮不了家里?
没有保险机制之前,父母生养孩子,只是为了防老。
现在农村还有很多地方挂有养儿防老的标语。
当父母得到的回报远远小于投资时,他们就会亏损。
经济是一条护城河,兜里有了钱心就会安定。
父母也是人,他们渴望脸面上的光彩、被人羡慕的虚荣,以及经济上得到子女供养的生存的安全感和优越感。
当我们无法给父母提供这些时,就会被生存存在危机感的父母责怪。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当生存遭受到威胁的时候,都会露出獠牙与尖爪,去伤害别人。
你的成功父母可能无法分享,但是你的失败父母却要一起承担。
所谓父母子女这场缘分的本质始终亦是一场关系,
若有其余关系中的人瞧不起你,
尽管再残忍,也要允许父母也有这种权利。
成年人的崩溃,痛苦且无声。
成年人的亲情,势利且嘈杂。
我们想给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愿意给予父母我们能力范围之内最好的。
我们也想别人父母拥有的,我们的父母也能拥有。
我想我的父母住得起大房子、买得了想买的,
我想我的父母生病不用担心费用,我想我的父母可以不看别人的脸色。
这些我想给你们,我要给你们,我会给你们,但是请你们等等我好不好?
也有可能我一辈子也做不到,但是请你们不要嫌弃我好不好?
我们都深爱彼此,不要让这份爱,变成尖刀,刺伤彼此。
你的父母,其实也嫌你穷。
这个道理很残忍,我希望你明白得早一些。
提前上路,尽早努力,不要用亲身经历去验证这句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2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