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上,有些人天生就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痛苦而如感同身受,但有一部分人却天生麻木不仁,如封印在石头里的青蛙,无法理解任何别人。因此,共情,对有些人来说非常容易,对有些人来说却难如登天。
高敏感人士就是那些更容易受他人影响的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高敏感人士抱怨,他们被周围环境或自己的生活折腾得疲于奔命,他们付出极大努力以求摆脱现状,却收效甚微。
倘若一件事或一个愿意难以奏效,他们就会心灰意冷,如若显现出积极改观,也会让他们兴奋异常。任何事情的反馈结果都会及时影响他们的心情、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因此,他们常常被人认为没有主心骨,总是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许多高敏感人士坦言自孩童时期起,他们就在努力营造出一种祥和愉快的氛围,但由于他们极易被外界氛围影响,过度情绪化,使他们在其它人眼中看起来并不友好,而且显得非常容易倦怠。
当今社会,强者极受推崇,拥有旺盛的精力、忙碌的生活、发达的社交网络,活跃于各种活动之中,通宵玩乐透支精力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但总有些高度敏感和灵魂脆弱的人,他们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甚至为此痛苦不堪;那他们是不是一无是处,活该为自己的天生气质忍受不堪的生活呢?其实不然,了解了高敏感者人的性格特质之后,你会发现他们也拥有不曾被发掘的惊人潜能。
由丹麦著名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所著《共情沟通:读懂并影响他人的核心奥秘》一书,就是专门写给高敏感人士发掘自己潜能的指南之书。
一、什么是高敏感性人格?
百度上说高度敏感是一种生理特征,主要体现在具备这种特征的人群常常能感受到别人忽略的微妙事物,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处于一种激发状态。高敏感者受到激发的速度往往比一般人要快,情绪也更容易受到激发,这常常会让他们自己感到不舒服。
但我们发现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精神领袖,都是具备高度敏感人格特质的人。这些人常常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洞察力、激情和爱心,并更容易与别人产生共情,影响别人的内心世界,不过,他们精力有限,应对社交的能力有限,需要更多时间来独处。
为了弄清敏感型和强壮型人群之间的区别,美国人员杰罗姆·卡根,作出了一项很重要的研究。他测试了500名4个月大的婴儿,发现大约1/5的婴儿与其他婴儿反应不同。最初把他们称为“拘谨婴儿”,因为与其它婴儿相比,他们的行为更加小心谨慎,后来美国心理医生兼研究员伊莱恩·艾伦,首次引入了“高度敏感型人格”这一概念,并给出了它的定义。
其实每个人的情绪,都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但在同样的情形和刺激下,每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受刺激程度各有差异,而具备高度敏感人格特质的人,则能观察到别人无法注意到的细节,感受到一般人无法感受到的细微心理变化。
二、高敏感性人格有哪些具体表现?
高敏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他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感知身边的焦虑与不安,总是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这让他们更容易陷入焦虑与不安的负面情绪之中。他们拥有发达的神经系统,能迅速感知事物细微的差别,并对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加工。具体表现在:
1、能感知到更多信息;
2、有高度共情能力,容易受别人情绪的影响;
3、有强烈的责任感与道德压力;
4、有更加丰富的内在世界;
5、强烈的探索内在世界的动力。
因为他们的高敏感性人格特质,虽然会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但也更容易发现问题,走进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别人建立情感联接。他们内心世界丰富,不太需要靠外界获得心理满足,而更多的是从内在生发力量面部外部世界,因而他们会拥有一套自己非常坚信的价值系统。
所以,高敏感者表面上非常容易受外界影响,其实他们内心却会非常坚持,往往能在众多非议下坚持自己的理想。
三、高敏感者发挥自己潜能,用共情直达脆弱人士内心,把他们引出信念的低谷
共情就是高敏感最显著的特征,很多人为自己更容易陷入别人的情感故事而烦恼,但这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如果他们能发挥这一特质与人沟通,则更容易治愈别人的悲伤和低落情绪,为痛苦不堪的人送去心灵的慰籍。
但由于他们总是谨小慎微,不善沟通,为帮助他们发挥特长,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时侯,更容易与对方建立起有效沟通,本书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沟通的技巧。这个沟通的技巧就是共情沟通,共情沟通的步骤就三步:倾听、复述和同情,但掌握这些技巧,我们要通过不断的练习。
1、倾听
高敏感者可以通过倾听倾诉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但如果高敏感者想让话题顺利深入,还是要懂得控制谈话的节奏,能在对话中随时暂停,以供自己能跟上对方谈话的节奏,也让对方能更清楚自己内心的真正感受。
当对方喋喋不休的言语对你造成过度刺激,可能使你陷入自顾不暇的窘境时,你可以用这几个话术放缓对话节奏:
①我们就保持不动坐一会儿,想一想你刚才说的话。
②我们现在的对话节奏太快了,我已经跟不上你的思路了。不如让我们先安静的坐一会儿再继续说吧。
③就一会儿!我只需坐一会儿好好消化一下你刚才对我说的话。
④我清楚你有一肚子话要对我讲,但倘若我们最后能把一个话题从头到尾讲透彻,这也好过谈论许多话题却浮于表面。所以努力保持静坐一段时间,考虑一下自己想要重点聊哪个话题。
由于喋喋不休的倾诉者和高敏感者都容易激动,谈话中的偶尔间歇,会为双方的心灵带来更多的平静,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消化彼此接收到的信息,中途静座也是一种无声的交流。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对话过程中最有效的部分就是彼此静坐时的那两分钟。很多对话者,往往就是在静坐的两分钟之内想通了许多事情,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行为,打开了心结。
倾听,有时候仅仅是耐心的倾听,也会让倾诉者感受到无比的关爱和理解,压抑的情绪瞬间得到释放。无声的关怀给人的是更多的尊重与怜惜,对方在倾诉的过程中,会从你感同身受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这一切。有时候压抑的情感只是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如果你能给予对方一种被相信和被支持的信任感,为他们提供一个非常安全的倾诉环境,他们自身的问题不需要你的建议也能得到解决,就像打在心里的一个死结瞬间被打开了,倍感轻松。
2、复述
高敏感者作为倾听者,可以借助于自己知识和经验,把握倾诉者的人格和他的经历之间的联系,找到倾诉者烦恼或痛苦的本质。
复述虽然只是打断倾诉者,把他说过的话重复一遍,但是却是在向对方证明你非常关注对方的问题,正在专心的听对方讲述,有时候就仅仅是你认真听别人讲话,也能给人不少安慰。复述对方的话的第二个作用是,确保你接收到的信息正是对方想表达的意思,避免你脑袋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而产生的谬误,要让双方谈话在一个频道内。
如对方说:上周五我回家看望父母,问在厨房忙碌的母亲是不是一切安好。她二话没说就转身走了,起初这让我很气愤,但后来我发现她在那里啜泣。
你可以这样复述:你刚对我说,上周五你去看望父母,问你母亲是否一切安好,你母亲没理你就转身离开了,这让你很气愤,但之后你发现她在哭泣。
如果你正确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会得到他的确认,然后你们的谈话就这样顺利地进行下去。适时的复述对方的话,不仅能让双方在谈话内容上达成共识,还能避免倾诉者总是围绕一个问题喋喋不休。有时候他们会认为你没在听或以为你没听懂,就会喋喋不休地重复说话的内容。你通过复述让对方确认,对方的话语得到及时的反馈,对推进谈话的进程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3、同情
当我们对谈话的内容都达到了共识,对于倾诉者来说,最重要不是你给了什么建议给他,而是你能站在他的谈话立场上与他感同身受,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
陷入痛苦和悲伤的人,就如有急事却被车赌在半路上的人,左突右冲总是找不到出口,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焦急、越来越痛苦。你要做的不是告诉他如何走出去,而是帮他排除他心中的拥堵。只要拥堵排除了,他自然知道怎么走。深切的共情正是化解心中拥堵最好的方法。
当别人心里有苦痛求助于我们时,最大的错误就是跟对方讲道理,但道理谁不懂呢?如果别人是为了听你无用的唠叼,他们还不如一开始就对你闭口不谈。对方对你倾诉,是以为你能理解,是为了寻求一种情感支持而来,千万别误以为别人是把你当成智者一样来请救。如果你每次这样,是会弄笑话的,这会非常让人瞧不起的。
倾听者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获得反馈,才是正确的沟通之道。其实到最后,所有的决定和具体的行为都得由对方来做,你不过是递给他一个篮子,至于具体买什么,还是应该他自己说了算。
倾听、复述、同情是让人打开心灵与你沟通,把对方送达到治愈目的地的最佳途径。共情是对对方情感的理解、认可、接纳的过程,一个人的脆弱只有被另一个人完全抱持的情况下,他才可能获得内生的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
一般来说,容易陷入痛苦的人与能够迅速与别人共情的人,都是高敏感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优势去帮助别人,也能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自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高敏感者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但需注意自己不要被过度感染,掉进悲伤的深渊
正是因为高敏感者更容易共情,也更容易受倾诉者的影响而陷入悲伤境地,如果适当共情还可以,但如果忘了自己倾听者的身份,而一味共情,不懂得把对方拉离痛苦,还让自己深陷其中,那显然是不可取的。那有什么方法进行自我保护呢?
1、保持一定距离
我们可以主动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让自己受压过重。如果对方的表现让你无所适从,你可以把你的身体姿势只保持部分开放,这将能使你把一些注意力集中在感知自己的感觉上。或许选择坐在倾诉者对方并不适合,你可以试着坐在他们旁边,或者稍微偏侧面一点,这样你可以自由地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观察。
2、尽可能多休息
高敏感人士因其敏感,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应对外部世界,因此很容易困倦,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进行休息,使紧张的身体和情绪得到放松。
3、保持乐观的心态
当我们以一个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倾诉者的倾诉时,我们内心是一个放空的状态,这会让我们更轻松,如果你对倾诉者的来访有些抵触情绪时,则会很快抵消一部分你本不旺盛的精力,会让你倍感压力而疲惫不堪。而随时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不会让我们高度敏感的神经被倾诉者的悲伤影响。
4、避免承担过多责任
高敏感者对外界的依赖较少,他们总是向内寻找自身能量,在发生事情的时候,会让他们更多的从自身寻找原因,往往是外部环境导致的结果,他们也喜欢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充满负疚感和罪恶感,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把视线聚焦于事件本身,而不是自己身上。
5、找到坚持自己立场的勇气
只有一个人越忠于自己,越敢于做自己,他才更有可能成为他自己,不轻易被外界动摇。高敏感者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坚持自己立场的勇气,敢于做自己、敢于坚持自己,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
高敏感者不要试着与自己的本性对抗,听从某些不切实际的建议去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合群、变得擅长社交、变得24小时精力充沛……顺应自己的天性,好好接纳自己,我们也可以活得非常自信非常满足。找到自己不可改变的人格特质的优势,我们一样可以做到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
《共情沟通:读懂并影响他人的核心奥秘》,就从高敏感者的人格特质谈起,让我们更了解自己,并顺应自己的人格特质,让我们在拯救别人的同时拯救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10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