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这部电视剧,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的欢乐。作为很多人童年时候的回忆,曾经让我们非常快乐。更为难得的是,这部电视剧当中的很多小故事,除了能带给我们欢乐以外,更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教育上的启发。
比如,在其中一集当中:暑假快到了,刘梅忙着为夏雨找暑假特长班。夏雨不想参加,但在妈妈的坚持下不敢正面反抗,先后参加了小提琴,绘画,舞蹈等特长班考前训练,都以诸多原因失败。
刘梅不愿意放弃,又给夏雨报英语特长班,夏雨故意没有通过入学考试。作为一名曾经在美国生活过的小海龟,在英语上面竟然还不如那些从来没出过国的孩子,这自然让家长大为无奈。不过,刘梅正悲伤,一群孩子们涌入夏家,是来拜夏雨为师学电脑的,并且同时教夏雨唱歌跳舞和画画等。刘梅这才知道,原来夏雨真正的天分,是在计算机上面。
生活当中,类似的情况,恐怕也在很多人的生活当中出现过。比如说,父母非常看好某种特长,花了大价钱去让孩子学习。但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1.父母喜欢的特长,并不一定是孩子真正的特长
在当下的社会教育体系当中,家长们总是认为,孩子的分数越高越好,特长越厉害越好。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有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替孩子去选择一门特长。
比如说,家长喜欢小提琴,便让孩子去学小提琴;家长喜欢画画,就让孩子去学画画。至于孩子是否喜欢,是不是真的在这上面有天分,家长则完全不在乎。
这种特长培养方式,从一开始,肯定就是错的。
2.真正的特长,需要父母来决定
真正的特长,不是由家长来决定的,更不是单纯用钱能堆积出来的。如果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真正用心去学习。父母就算耗费再多,也没有用处。
真正的特长,需要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发掘。
而且,在帮助孩子培养特长的时候,家长还有一件事情,是一定要注意的。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天才。家长可以培养孩子特长,但不要对孩子抱着太大的希望,更不要强迫孩子非得在某些特长上必须优秀。
那样的话,孩子和家长,都会觉得难受。原本喜欢的特长,最终也会变成负担。
3.要允许孩子没有特长
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较为出色,便会觉得如果自家孩子没有特长,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如果孩子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特长,能够让父母在外人面前有所谈资,父母就会强行逼迫孩子,去学某些东西。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就像剧中的小雨一样,绝大多数孩子,其实都有自己的天分。但问题是,很多孩子的天分,并不是唱歌跳舞画画这种能够展现在人前的特长。
比如说,有些孩子在社交方面,就非常有天分,社交能力就非常出众。相比于唱歌跳舞之类的特长,社交天分,有时候可能对孩子更加重要。但是,这种天分,却不能很好地在人前体现出来。
所以,作为家长,真正要做的,其实是发掘孩子的天分所在,而不是凭自己的感觉,去给孩子用金钱堆一个特长出来。堆出来的特长,对孩子未来能够有多大用处,恐怕就不好说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06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