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我,心情悲哀低回,塌瘪无力。这就是我一大早激情满怀冲到操场陪伴你们锻炼的结果。
我期盼的画面在冷风里凌乱不堪。
我低下头,告诉自己首先做好自己的动作,然而,我的心是慌乱的,动作也渐至凌乱忘却。我不敢抬头看熊科宇,我怕他的懒散不羁的动作刺痛我的心。
昨天早上,我不知是第几次提醒他;昨晚,我不知自己又是第几次苦口婆心地劝诫你们要珍惜易逝的光阴里每一次锻炼成长自己的机会。我不敢看更远处,我怕更多类似的风景。我不明白,为什么,明明锻炼强壮的是你自己的身体,你为何懒散敷衍?明明增长的是你的知识,强化的是你的心智,铺垫的是你自己通往幸福的路,你为何不努力?!
这一次做早操,我没有陪你们一起同步跑步。我一个人,一圈又一圈,慢慢地跑,太多沉重的心事,拖拽着我的脚步。
我又想到菩萨。曾经,我想化做神仙,想拥有无所不能的魔力,想做所有自己渴盼却不能及的事。现在,我越来越发觉,做菩萨,真苦。
几乎每个人,心中想起菩萨的时候,无不是倾诉苦难,倾倒苦水,寻求救助。倾听过如此多的苦难,心里装着太多、又不能一一满足的祈愿,眼见众生深陷泥沼,除了祈祷,却只是听天由命,不知慈悲如菩萨,神通广大如菩萨,她的心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沉重?是孤独寂寞的彷徨?还是无能为力的无奈?
我连度化你们43个学生都尚且倍感心力憔悴,何况普度众生的菩萨呢?
我们的先辈肯定也意识了这一点,所以他们给菩萨创造了千手千眼,让他还面带母亲般的宽柔欣慰之笑,其实,这都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如果,有菩萨,菩萨的心肯定是被浸在苦水里的。可谁又真正懂得他的一番辛劳和苦心?
想起鲁迅。他一个人在黑屋里,拼命捶打凿光的时候,他一个人挥斥着文字匕首,拼力冲锋陷阵的时候,当看到身旁的大众要么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精神涣散四肢慵懒,要么袖手旁观无谓围战,要么插科打诨冷眼嘲讽……他的心该多孤独彷徨和悲凉?
责任担当者,注定该是孤独地直面苦难么?我们难道不能做自己的菩萨么?苦难难道仅仅只是苦难么?
年少时,我曾一直心存疑惑,《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为何不腾云驾雾直达西天,偏偏要要一步一步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挪到目的地?近来,读到《孟子》里的“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忽然就懂了。“科”,即窠,坑、洼。流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这样不停地填,不停地流,直至汇入大海,拥有大海的广阔和博大。
试问,如果,没有不断的填充坑洼,没有不断地坚持,源泉是不是早就干涸蒸发?
试问,如果,没有经历众多苦难,唐僧师徒如何能洞悉人生真谛,脱俗成仙?
所以,我们历经的每一个坑洼里,都藏着滋养人生的福分。
只是,这福分,一口咬上去,有点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87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