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十年风雨鄂西高速 打造全国山区高速运营样本

十年风雨鄂西高速 打造全国山区高速运营样本

12月19日,湖北省第一条山区高速——沪渝高速鄂西段(又称鄂西高速)迎来通车十岁“生日”,当天在恩施举行的鄂西高速质量安全研讨会透露,通车10年来该路年车流量从800万辆增加2100多万辆,交通事故量和死亡人数当初的1200余起、70余人下降到今年的400起、10人(截止到12月19日),车流量增加近2倍,安全事故大幅下降,十年风雨鄂西高速打造全国山区高速运营样本。

本次研讨会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交通运输部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司司长彭思义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感谢每一位建设者,表示当年的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创造了多项第一,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安全质量抓得好,保护了一线工人的宝贵生命,他要求继续管好护好用好这条鄂西天路,让沿线更多的人受益。这既是对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者的肯定,也为鄂西高速今后质量养护和安全运营工作指明了方向。

沪渝高速鄂西段是连接祖国中西部大动脉,它的建成通车,完善了国家骨干公路网布局,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年来的运营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绩。鄂西高速也具有着特殊的道路条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条件,特别是如何做好质量安全十分关键。会议认为,当前正值撤销省界收费站和行业改革的关键时期,除雪保畅和即将到来的春运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鄂西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安全,认真总结、梳理、研究鄂西高速十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做好鄂西山区高速公路质量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为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鄂西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一条适于山区人民出行的高速公路,与会人员经充分交流讨论,聚焦质量安全的主题:一是要做好养护质量工作。要加强养护巡查,深入桥涵、隧道深入检查,要从一般性养护向预防性养护发展,检测研判道路状况。二是要大力运用养护“四新技术”。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和人工巡查检查结合起来,要密切关注所处地质变化和水文水系变化。三是要做好隧道养护管理,防范隧道渗水、突水发生。要重点关注隧道内暗河、溶洞内桥墩等管养维护,要注重高速边坡病害处置,要注重鄂西山高水多的实际,做好防水、裁水、排水工作,确保道路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四是要建立推广山区高速标准化养护管理模式,建立高速公路“病害库”。要总结多年以来的建设和管理经验,高标准打造鄂西山区高速规范养护模式,打造绿水青山示范路。五是要总结提炼在安全应急、突发事件处置、抗冰除雪、大规模车流保畅等方面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出行。

(记者李桓 通讯员方庆 何祝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7285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