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尚澄儿童教育 (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评论、点赞、转发)
在孩子没上学前,我们怕孩子磕了、碰了,所有事都亲历亲为,不让孩子动手做任何事;
等孩子上了学,我们怕耽误孩子学习、影响成绩,所有事都大包大揽,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让孩子做;
等孩子真正离开了父母,开始集体生活的时候,却发现在家像皇帝一般的自己,到了学校或社会却像“低能儿”一样。
然而,很多父母不愿意放手让孩子离开,其实受伤害最大的,还是孩子 。
之前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让人哭笑不得:45个初一学生,39个不会剥鸡蛋!
贵州贵阳一所中学的老师发现,45名初一学生,有39个不会剥鸡蛋。为了避免鸡蛋被当作垃圾回收处理,这位老师不得不开展了一堂“鸡蛋了解课”。
这39位学生的父母,想必是平时什么事都大包大揽,让孩子连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都丧失了!
无独有偶,高学历、高职称并不意味着高生存技能!
高分低能,到底错在谁?
前段时间,某日凌晨警方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电话中一个女人大喊:“儿子要砍他爸爸,你们快来吧!”
警方赶到现场,发现砍人的儿子不在,而儿子的家却被父亲砸得一片狼藉。
经询问得知,父子反目的真正原因是“儿子十年如一日”的啃老所致。
60多岁的父亲一脸懊悔地说道,34岁的儿子10年前从英国留学回来之后,一直不找工作,游手好闲,以“啃老”为生,父亲多次劝阻无效,矛盾越积越深,导致父子二人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花费近百万供儿子在英国留学读书,回国后又给儿子买了房和车,但儿子一直不思进取,一怒之下,父亲把儿子的车给卖了。
得知自己的车被卖,儿子把父亲的车给砸了,父亲一怒之下又把给儿子买的房子砸了一通...
接到报警电话时,儿子并不在家,但是听闻自己的家被父亲砸了,他扬言要砸回去,并且要拿刀砍父亲,害怕出危险,母亲才报了警。
警察赶到不久,儿子也回到了家,看到自己家被砸,他气得冲上去就要打父亲,警察不得不用盾牌挡住他!
子不孝父之过,孩子成为只有学历没有社会生存能力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父母平时的娇惯宠溺造成的!
而巨婴、妈宝、啃老族这样的人群依然不在少数,用钱和溺爱培养出来的人,除了一个空有其表的躯壳,剩下的是懒惰、贪婪,甚至将邪恶之手伸向自己的父母!
那么如何杜绝让孩子成长为巨婴、妈宝呢?
1.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之前听过一个故事,一位香港富豪老来得子,全家人把所有的爱都聚集在了这个孩子身上,吃饭有人喂、睡觉有人看,就连走路都由保姆代劳,出门24小时有专人抱着。
而孩子都快3岁了,一直不会走路,这位富豪带孩子看遍了世界各国的名医,做了各种检查,都说孩子发育一切正常。而一位医生在观察了孩子几天之后,发现本该由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全都有人代劳了。除了睡觉,几乎不下地走路,长期以往,孩子连最基本的技能都丧失了!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终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社会。父母平时越舍不得放开孩子,那么孩子将来面临的困难、吃得苦就越多。
从小就要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方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做家务、去超市购物等。
2.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父母不要所有事都包办,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比给与更多的物质支持更重要。
平时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方说周末去哪儿玩,打算吃什么,看什么电影,都可以征求或者让孩子自己拿主意。这样孩子在踏入社会后,对于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从事的工作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孩子决策能力越强,未来踏入社会后,做事越果断、行动力越强!
3.父母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之前听过一个特别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一个失去了右手的乞丐来到家门口乞讨,而母亲没有拿出钱和食物,而是告诉乞丐,家门前的砖需要搬到门后去,而乞丐生气地看着母亲:“您难道看不出我没有右手吗?”
母亲没有着急回答,而是用自己的左手搬起了2块砖,轻松地从门前搬到了门后,然后对乞丐说:“你看,我只用左手,不也做到了!”
乞丐听了之后,默默地搬起了砖,用了多半天的时间,才把所有的砖从门前搬到了门后。而母亲这时从家里拿出一块雪白的毛巾,以及100元面值的纸币和一袋面包,递给了乞丐。乞丐迟疑地看着母亲,母亲温和地笑着说:“这是你应得的!”
多年以后,这位乞丐成为了当地一家公司的老总,来拜访母亲时,要送母亲一座新房子,而母亲拒绝了,说:“我和几个孩子都有脚有手,不需要任何帮助。”
而这位母亲的3个儿子,一位是律师,一位是国家议员,一位是公司的总裁,正是平时母亲的言传身教,让他们懂得只有凭借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努力,才可以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时心怀感恩,积极回馈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董卿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成为这样的人!”
4.孩子不是生活的全部,家长要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很多家长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生活的全部,一切事情都要从孩子考虑,慢慢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自我为中心的陋习。
我有一位女同事,今年36岁,是一个职场女强人,聊起她的父母,她特别高兴地说:“我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我妈平时喜欢跳舞,我爸喜欢画画,他们从来不干涉我的生活。有时候叫他们来北京玩几天,他们都说太忙,没时间。我特别喜欢父母有自己的生活,觉得特美好!”
孩子不是全世界,当他脱离了我们的怀抱,不要忘了我们应该也要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
龙应台说过:“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孩子走得再远,飞得再高,他终究会记得回家的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3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