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妈咪原创,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从小就被家长、老师教导要尊老爱幼,内心要善良,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内心却变得越来越冷漠。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要站起来给他们让座呀!”类似于这样的话,大部分人小时候都听过,还记得那个给爷爷奶奶让座都能开心好久的自己吗?
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有一位奶奶看起来60岁左右的样子,要去接自己在上小学的孙女放学,但是学校离家比较远,需要坐很久的公交车。
往天也就算了,但是今天孙女放学的时候就跟奶奶说自己不舒服,头有点疼,奶奶本想着带孙女打车回家,可是这个时间段根本拦不到出租车,没办法奶奶只好带着孙女坐上了回家的这趟公交。
孩子的放学时间很不巧碰上了这座城市的晚高峰,上班族纷纷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挤上了公交车,等着祖孙俩上公交车的时候已经没有座位了,索性公交车上站着的人还算比较少。
眼见着孙女难受得不行,看着周围乘客疲惫的脸,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就选择了一个小角落坐了下来,而自己则抱着孙女,让孙女眯一会。
可能是因为孩子太难受,没一会孩子就睡着了,奶奶也着实是心疼孩子,压根不忍心叫醒孩子,就保持着这一个姿势一动不动,这一待就是半个小时。
公交车里的乘客上上下下,却没有一个人打算起身这对祖孙俩让个座,周围人该低头玩手机的玩手机,该看窗外思考人生的思考人生,而奶奶的动作其实很明显的说明自己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
这段视频上传到网上,网友们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西风:好心疼这个奶奶,为什么周围人不能让个座啊!
我是条咸鱼:上班族也很累呀!而且上班族可能离家更远呢,难道要站一个多小时到家吗?
今天晚安:说实话在我看来直接坐在地上也挺舒服的,再加上谁也不了解情况,这奶奶又不说,大家都累一天了,周围人怎么可能就给你让座。
我姓弓长:我之前每次都给周围人让座,可我怀孕的时候压根就没人给我让座,自那之后我就知道我善待别人,别人不一定善待我,从此就决定再也不给人让座了!
让座是一种美德,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将这种美德传承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哪些品德呢?
1. 教会孩子要感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身边人的帮助,无论是父母、老师、朋友甚至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每一个人对其的帮助都是很重要的。
假如孩子没有感恩的心,那么与人相处中就会带有太多的功利心,认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抱着这样的心情是没有办法获得真正的朋友的,因为任何关系都是相互的,没有人愿意永远付出而得不到回报,渐渐地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孤独。
而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会记住周围人对自己的好,会认为自己身边的人是善良的,对每个人都抱有善意,会觉得自己生活得非常幸福,当付出有了回报,自然而然身边的人也会很喜欢他。
2. 教会孩子要与人为善,互相帮助
老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教会孩子与人为善,如果可以帮助别人的时候最好能够伸出援手。
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如果你看这个世界是好的、阳光的,那么你的生活也会是阳光的,即使是出现一些小意外,孩子看到的往往也是这件事情积极的好的一面。都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满足的不光是对方,也有自己的内心。
之前听说过一句话“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同样在凝视着你”,当孩子的内心是阴暗的,那么他所看到的每件事情都不自觉地会从阴暗的方面想,时间长了孩子会变得冷漠,不相信任何人。
3. 教会孩子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其实每个家长都会教给孩子,但是家长作为孩子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谨言慎行,假如家长本身对于长辈就十分不尊重,那么即使是跟孩子说再多遍的道理也没有用。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尊老爱幼的小故事,如果情况可以的话也可以鼓励孩子进行实践,让孩子体会这种感觉。
其实关于该不该给人让座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背景不同,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这种传统的美德并不应该被丢弃。
我是Ainee妈咪,是一名高级育婴师、也是2岁宝宝的妈妈,我们将会持续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儿母婴的经验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27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