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伏以来
真真是“炎” 值爆表
室外滚滚热浪
只有家中的 “救命神器”空调才能驱赶
每天都在开空调的你,可能会纠结,如果临时出门,空调到底要不要关?这种情况下,家里的空调是一直开着省电,还是随用随开更省电?7 月 26 日 -7 月 27 日,记者邀请国网江苏电科院的工程师做了一组实验。答案,有些令人意外。
【对比实验】
△ 国网江苏电科院工程师陈宇沁
- 实验时间:7 月 26 日和 7 月 27 日中午(实验开始时,室外温度均超过 35 ℃)
- 实验环境:15 平方米朝南卧室;起始室温:31 ℃左右
- 实验设备:非入户智能终端、电脑、空调(变频、设定温度 26 ℃)等
- 实验目的: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分别测试 45 分钟内空调持续运行和期间关闭一次然后重
开,这两种情况下的耗电量。
△ 实验设备
△ 空调设定温度为 26 ℃
【实验结果】
一直开着比反复开关省下 0.011 度
结果显示,连续两天中午,实验人员在相同时间内(45 分钟)做的两次实验,结果存在差异。
其中,第一天在 45 分钟内空调持续运行的情况下,用电量为 0.445 度;第二天同样在 45 分钟内,空调经历两次开关后,用电总量为 0.456 度。也就是说,几乎相同的外在环境下,一直开着比开关两次省 0.011 度点电。
解读:
重新开启空调起始功率远大于稳态功率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来听听国网江苏电科院工程师陈宇沁的解读。他表示,空调在 45 分钟持续运行情况下,只有空调刚开启的时候会有一段峰值功率,当室内温度开始下降,逐渐接近设定的 26 ℃,空调的运行功率也随之下降,并达到一个相对较低的稳态功率。而如果中间有关闭、开启的操作,意味着空调需要再次启动,那么开启后会再经历一段峰值功率,然后随着室内温度的下降,运行功率再次达到稳态。
△ 45 分钟开关两次空调功率曲线
△ 45 分钟一直运行空调功率曲线
" 这也就体现在了两组实验的用电量上,第二组实验需要再次开启,其瞬时功率会变大。在相同的时间内,第二组实验会有两个开启的峰值,那么用电量较第一组可能就会大一些。" 陈宇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通过此前的多次实验也发现:有时候,在相同时间内,中途关闭一会空调反而比不关的耗电量更大。
建议:
短时间出门就别关空调了
如果还是看不懂?工程师帮忙绘制的这张 " 空调连续运行功率曲线 ",可能看得更明白。
其中,黄色区域代表空调耗电量,蓝色区域代表空调关闭节省的电量,红色区域代表再次开启空调多损耗的电量。
△ 是否省电关键比较蓝色面积是否大于红色面积
陈宇沁说,哪种情况更省电,关键比较蓝色面积是否大于红色面积。其中,关闭空调时间增长,蓝色面积大于红色面积,可达到省电效果;关闭空调时间缩短,蓝色面积小于红色面积,耗电量反而增加。
陈宇沁说,经过多次试验(设定温度为 26 ℃),他们大概计算下来,当关闭空调在 10 分钟左右的时候,节省的电量和重新开启空调损耗的电量是相当的。也就是说,如果来临时有事出门在 10 分钟以内,建议将空调一直开着;如果出门时间大于 10 分钟,那么可以出门时可将空调关闭。
要提醒各位小伙伴的是,10 分钟限定时间仅为此次实验模拟(变频空调)的结果。如果空调设定的温度小于 26 ℃,相同条件下,则限定时间会更久。另外,此次实验仅全程仅开关了两次。相应的,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反复开开关关,则会比一直开着更耗电。
【夏季空调使用小妙招】
1、空调最好设定在 26-27 ℃。室外暴晒后,许多人进入室内后,习惯将空调温度尽可能调低,或者大汗淋漓时对着空调直吹,但这样很容易造成感冒流涕等 " 空调病 "。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设置的过低,房间内温度最好控制在 26 度至 27 度。空调每调高 1 度,可降低 7% 至 10% 的用电负荷。
2、室内外温差在 5 ℃左右最佳。室内外温度相差最多不超过 10 ℃,温差过大,不仅空调的反应会变慢,而且对人体也有危害,容易诱发空调病。
3、坚持 " 夏上冬下 "。合适的空调出风角度会使空气的温度降得更快,冷气流容易往下走。夏天时出风口应向上,热气往上走,冬天制热时出风口应该向下。
4、适度通风更新室内空气。夏季长时间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建议隔一段时间使室内外空气形成对流,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