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游太行山,震撼无比,魅力难以言说

游太行山,震撼无比,魅力难以言说



这个岩洞被大家称为大地之母

2004 年10月1日早晨,天有点阴,接近中午,天高云淡。一日之间,晦明变化多端,山涧中拍照,将美景定格,爽。郭亮村在太行山旅游中知名度很大,在十几年前,人们就选择到此游泳,当时农家乐才刚起步不久,条件还是太完善,当然收费也不是太高。我们在郭亮村食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十一这天,和驴野、老老高等人在郭亮村转悠,突然发现一棵汉柳,只是树下碑文很有意思。大意说,刘秀被王莽追赶,无奈躲藏在大柳树下,刘秀后来当了皇帝,为感激此柳,封此树为奉公柳。好好的一个人当了皇帝怎么突然就变了呢?有点膨胀,有点自恋,甚至可说是有点不害羞。柳树好好地长在那儿,不对任何人低三下四,为何成了皇帝的侍臣?

更妙不可言的是,这位碑文的撰写者妙笔生花,继续写道,此树已枯死。殊料,三中全会以后,枯木逢春,又发新芽。好一个殊料,谁能想到!谁能想到!老老高、驴野模仿“殊料”的发音,令人喷饭。山人以为“殊料”同“大……大……”等词语,可作为流行语。

一条绝壁长廊,开采于七十年代,村民奋战数载方才建成。

2004年国庆节这天早晨,我们都感觉疲倦,六点半才起床。小院中,几头驴已开始洗脸刷牙。在郭亮,建筑绝壁公路时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洞,有个洞长1.2公里左右,悬挂于陡峭的绝壁之间,几米或十几米间隔便有面向一个绝壁的洞,有几平方米大小。一路走来,时暗时明,远看上面的岩石,有的平整,有的犬牙交错,摇摇欲坠,令人胆战心惊。走完全程,才觉得这真是人间奇迹。

2004年十月二日,晴空万里。

经红石桥、崖上人家,从西面看郭亮洞,其红色悬崖曲折绵延,蔚为壮观。红桥下,悬崖边,常有艺术院校的莘莘学子面对青山溪水赋诗作画。穿行于山间小道,遇一老农,着黑色棉袄棉裤,沉默不语。饱经沧桑的脸与莽莽太行山的静默十分谐和,其神态却十分悠闲,也许大山使然吧。山人久久地看着这位老人,心生羡慕,若是能常守着这青山绿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知老之将至,余愿足矣,夫复何求。

  大家在一小山村遇一小男孩,山人问路,他只是憨憨地笑,后来方知是个哑巴。经昆山洞,曲曲折折几公里,特点类郭亮洞。在深达百米的绝壁下行走,因其遮挡住了阳光,嗖嗖冷风让人瑟瑟发抖。而有阳光的地方,则酷热难挡。时冷时热,一时之间便体验了秋与夏。

如果沿着昆山洞向前走就到山西了。我们从此下山,山坡异常陡峭,望之令人战战兢兢,驴们如临大敌。险峻处,难以下脚,稍不留神,就有滚落下去的危险,老驴这时就要搀一下新驴。几十米的碎石头路,十分难行,用力过大,碎石就哗哗滚动。小毛驴精神可嘉,在老K搀扶下走下山来。听老刘说,这叫蚂蚁道、虚道,原来有整齐的石板,闹非典时期,河南人怕山西人从此路过,将石板炸坏。唉!

来到黄龙洞,先下来的几头驴乘船游玩。感觉如何?谁说的来着,不去是遗憾,去了更遗憾。接下来下山便容易了很多,沿着盘山公路一通暴走,已顾不上欣赏沿途的风景。到达南麻庵,曲指算来,大概走了二十多公里吧。在一农家旅馆住宿,我脱下鞋子一看,两个小脚指磨出了泡。

在南麻庵,看到一帮韩国留学生点起火,吃起了烧烤。我们吃山鸡、喝汾酒,自在悠闲。酒至半酣,把那臭脚狠狠地洗了一把,钻进帐篷,衣服都顾不上脱便安然入睡。半夜口渴,起床后发现巅峰之歌兄尚未入眠,与之赏月,黑黢黢的山恋轮廓还能看清。此时万簌俱静,惟听旁边溪水哗哗作响。


开采这样的洞,一是用来采光,二是在开采时排出废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209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