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坐”在穽底观世界

“坐”在穽底观世界


《坐穽观天》的童话是很小时小编听过的,没想到成人之后,能有机会在“穽底”做一回“蛙”、观一回天。只是,不同于童话中,从这个穽底望到的天无限远、山无限青、水无限绿、星无限亮……大有世外桃源的风范,此地便是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寺头乡穽底村(又名:阱底村)。


太行山水的雄奇峻美是早有领略的,长治的大峡谷的风韵也在行走多年后时有念起,因此车子一往长治方向开,便有几分期许,但穽底之美,还有有几分意外的。

穽底村地处晋豫古道,是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所以当年这里客栈、粮行、商铺林立。从穽底现存最早的残碑龙门寺碑上刻字推测,在明朝正德年间以前这里就有人居住了。

村在平顺县城东南,北与河南林州王相岩景区接壤,东与壶关大峡谷景区毗领,有祥云湖、水帘洞、老汪沟等30余处,景区峰险石奇、林木苍翠、碧波荡漾。


要进入平顺县,先要经过的是一段著名的“挂壁公路”。据说是宑底村人自己动手,在没有国家投资,没有设计蓝图,没有施工机械情况下,宑底人抡起铁锤、钢钎,利用自制的火药,土法上马,开山放炮,在悬崖峭壁中一点一点地开掘的。


从1996年到2006年,800名老老少少齐上阵,用最原始的办法打通了通向这条挂在悬崖峭壁上的隧道公路,演绎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也足见宑底人当年想联通世界的决心。


这条“挂壁公路”全长1526米,共有35个窗口,所有经过这里的人都惊叹不已。当年山里人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若不是这条公路,宑底村人要出山,必须攀爬高入云端、绝崖峭壁的古栈道“哈喽梯”,简直难以想象。


经过了挂壁公路,便进入神龙湾天瀑峡景区,这里地处晋豫交界太行山大峡谷源头,景区被绝壁悬崖环抱,最高海拔2000米。只是当时我们急于想领略宑底村的风光,并未在此多做停留。唯一的记忆是,当时景区路边的一个垃圾桶内冒着缕缕青烟,显然是烟头惹祸,我们停车下来试图浇灭,但车上的水带的不够,便有两三辆车又停下来帮忙,让此行有了格外的小温暖。


几多辗转之后,终于达到了目的地宑底。盛大的阳光下可见,整个村子沉卧在四面山的中间,周围都是梯田与丛林,一条深深的河从村前流过,原始而诗意。

造化门是进入宑底村的唯一通道,好像一座狭路中的城楼,行人商贾路过此地望及“造化门”,无不倍感欣慰止步朝圣。楼门两边一幅雕刻对联气势磅礴:“娲媓细秀阱底(宑底)村,鲁班神雕白云谷”。


进入村内,我们便沿水去寻“祥云湖”。湖之名来源于湖的西岩一处幽深的洞穴,洞穴中常年涌出清凉甘澈的泉水,伴着泉水常常会冒出缕缕白雾,传说这些喷出的白雾象征着天降甘露,昭示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白雾即是祥云,祥云湖由此而得名。


“碧绿澄清似瑶池,神仙到此也驻足。”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建设的水坝,像隐藏在深山中的一颗“海洋之心”让人一见欢喜,祥云湖长碧澈,宛若玉带环绕于群峰之中,湖水碧蓝碧蓝,清澈之极。湖水深25米,能见度四、五米,湖水四季都可饮用。当时我们去的时候临近黄昏,湖水便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每隔几分钟就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美极!


但特别遗憾的是祥云湖周围的新建筑,破坏了整体美感。当年村子里的石头房子已经不多了,大多改成了水泥二层楼。不过,村子里还有一些石阶路、石头墙、石板房、石臼、石磨、石碾、石桌、石凳、石灶……这里也成为许多美院学生和摄影人的心尖圣地,由此不少村民也成为他们画笔下、镜头下的模特。

从祥云湖游览完毕,已经晓月初上,这一夜决定住在“井底”的民宿中,做一回真正的“青蛙”,在群山的脚下入梦。


这是一次太特别的住宿体验,我们从山顶下入谷底,行李是通过升降机被送往客房的, 而人则是要先下螺旋状的铁楼梯、再走吊桥才能抵达房间的……夜里,我们打着手电,大着胆子在吊桥上左右摇摆嬉闹,笑声就在山谷里、碧波间回荡;而到了客房区,楼顶的空旷地竟然还配置了秋千,头顶有星月、四周有清风,虽然天变成了“井口”大,但美好的体验却被放大了无限倍。


一夜好梦,醒来又是晴天。从“井底”过吊桥再到山顶,远见缕缕炊烟,近闻屡屡花香;看轻舟荡绿水,听轻歌飞船头……美好如此,就做一世“青蛙”,可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9617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