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才给我零花钱的,那时候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一次也就一毛两毛,特别羡慕一周或者一月拿一次零花钱的孩子,他们总是有一张五元或十元的大钞,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现在我们成了父母,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孩子们的零花钱也跟着水涨船高了。只是,让我们更多考虑的不只是给多少,还有给零花钱的方式。
给多了,担心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给少了,还落个扣扣嗖嗖的“名声”,给完不管孩子如何支配,自己又不放心,管多了,又弄个彼此不信任。
就这么个零花钱,给予不给,给多给少,全是纠结。
什么时候给孩子零花钱呢?
其实,什么时候给孩子零花钱,并没有明显的年龄段,通常情况下,孩子基本上在5岁左右的时候,就对数字有了概念,到了6岁左右的时候,随着社交圈的扩大,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要求家长们帮他们购买在小伙伴们里比较流行的小玩意。这个时候,就可以适当的给孩子零花钱了。
和孩子共同讨论零花钱规则
零花钱规则可以由家长和孩子共同讨论,共同商定,让孩子觉得,零花钱是全家重视的一件事情!
零花钱规则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点:怎么“发”?怎么“花”?
1.零花钱怎么“发”?
商定零花钱发放的数目,日期以及发放人。
例如:如果孩子和家长约定:每周六,由妈妈给他发放10元零花钱。
那么,在下周里,孩子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零花钱,如果孩子在周四把零花钱花完了,可是周五的时候,他看到小伙伴的玩具及学习用具,特别想买,他就不能够回家向妈妈要求增加本周零花钱的数目,也不能再问爸爸要零花钱了,他只能等到周六,妈妈再次发放零花钱的时候,再去买他喜欢的东西。
这些规则一旦确定下来,大家都要按照这个规则执行,不可以随意更改零花钱的数目,孩子如果在还没有到零花钱发放日期的时候,就把零花钱花完了,就不能要求家长再给零花钱;并且,孩子的零花钱只能指定其中一位家长发放,不能今天妈妈发放了零花钱,明天又问爸爸要一次。
2.零花钱怎么“花”?
零花钱怎么花,并不是要我们过多的去干预孩子对零花钱的支配权,而是讲清楚花钱的规划,如果一下子把钱花完,遇到需要用钱的时候,就只能干着急了。
例如:孩子每周六从妈妈那里领到10元零花钱。
妈妈可以事先询问或提醒孩子近期有没有特别的零用钱花费,比如,同学过生日啊,一起小聚餐啊,这些费用就要从零花钱费用里支出,所以,孩子就要留一部分零花钱出来,准备给小伙伴买礼物或聚会所用。
引导孩子怎样支配零花钱,就是鼓励把零花钱存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零花钱的规则需要和孩子讨论得出,一方面增加孩子的仪式感,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有理财意识,可是一定要避免以下两种误区:
1.做家务不能成为换取零花钱的一种方式;
2.零花钱不能成为一种奖惩制度。
孩子忽然手里有了零花钱,有了支配金钱的能力,难免会买一些七零八碎的小玩意,这是难免的,但我们不需要对他们买的小玩意儿品头论足,这样只会剥夺了孩子享受消费带来的快乐,错失了他们在支配金钱时踩过那些的坑带给他们的理财经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8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