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以来国内动力煤市场供大于求
1.全国主流港口的煤炭库存持续增加(见图一)。
2.今年以来北方四港的煤炭库存保持高位(见图二)。
3.国内重点发电企业的煤炭库存接近历史高位(见图三)。
4.沿海地区六大发电企业的煤炭库存持续增加并高位运行(见图四)。
5.现货动力煤价格从产地→上游港口→下游港口之间连环倒挂。
6.年初的矿难事故是支撑上半年煤价保持高位的核心因素。1月12日,陕西省神木地区煤矿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月23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生重大矿业安全生产事故,两次矿难事故带来的影响显著超出预期。
特点:敏感地区;敏感时间;重特大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连续发生。
二、后期原煤产量将进一步释放
1.今年后期全国煤炭产量保持增加。
包括年初两次矿难事故在内的干扰煤炭生产的因素将减少或趋弱。
产能对煤炭产量的增长的约束作用减弱。截至今年7月12日,今年共批复煤矿项目30个,新增产能15970万吨/年。将加快“表外”产量的合法化进程(见表一),改善全国煤炭产能与产量弹性不足状况。
现行煤价下煤炭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较大(包括今年增值税降低、铁路煤炭运费下调带来的潜在盈利)。
2.榆林地区煤炭产销状况是今年后期动力煤市场的最大变数。
前几年榆林地区原煤产量的底数更加不清;
榆林地区是全国原煤产量增加的重心;
今年榆林地区煤炭生产及产量的变数较大;
——2019年开始榆林地区的煤炭“明盘”项目全面停工;
——上半年安全生产事故导致“合规”生产及产量受阻;
——上半年安全生产事故导致“合理”的超能力生产受限;
——上半年安全生产事故导致违规违法产量受到冲击;
——目前,榆林市的煤管票已经全面放开。
此前榆林地区成为产地动力煤价格的高地(截止到7月14日,鄂尔多斯市地方矿经公路销往陕西省的煤炭达到2423万吨,是去年同期的3.6倍。),对主要产地煤价形成支撑。
截止到6月18日,今年榆林市能源局共发布了七批、178处煤矿复工复产煤矿清单,合计产能42160万吨/年,仍有40多处煤矿没有复产。据国家能源局年初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榆林市共有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167处,合计产能35370万吨/年。
榆林地区的铁路煤炭外运通道即将打通。除神华铁路外,靖神铁路也将于10月1日开通,对内将与榆横铁路、红柠铁路直连直通,对外实现与蒙华、包西、太中银、神朔、瓦日、大秦、唐呼七条铁路互联互通。
3.国庆七十周年将给煤炭价格带来的积极影响有限。
历年、历次大型政治活动或政治事件,都会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火工品管制,给煤炭生产和供应带来消极影响;
国庆七十周年事件对煤炭生产的影响力和影响周期将大于“两会”;
国庆七十周年的时间与煤炭“冬储”时间节点重合。
但是,七十年大庆也将抑制煤炭消费。
三、铁路煤炭运力已经并将进一步过剩
1.前两年铁路煤炭运力增长过快(见表二)。
2.今年上半年铁路煤炭发运量、特别是电煤发运量明显降速(见表三)。
自2019年4月26日18时起,西安铁路局取消对管内各站发往除成都局、昆明局之外的其他到局整车煤炭运费上浮10%的政策。
继5月15日将管内五个发运站至曹妃甸西的煤炭运价下调10%之后,7月3日呼和浩特铁路局将管内各煤站所有发运到曹妃甸西站大列的运费下浮10%。
蒙华铁路将于今年10月初投入运行,将扩大铁路煤炭运力过剩倾向,变相增加沿海地区铁路煤炭运力过剩倾向。
3.面向沿海港口的铁路煤炭运输得到彻底改善。
2018年,相对于港口下水煤炭的需求状况,面向沿海港口的铁路煤炭运力已经转向宽松。
2019年面向沿海港口的铁路煤炭运力将得到彻底改善。(1)唐呼线煤炭运能已经达到1.5亿吨;(2)大秦线和朔黄线有望增加1500万吨以上;(3)其它线路如瓦日线、兰渝线等铁路煤炭运力增量超过3000万吨。
四、火电生产及电煤消费增速将继续放缓
1.全国发电量及火电产量增速显著放缓,均创下2016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
2.水电增加和跨区送电挤压东南沿海地区的火电生产。
1-5月份,全国发电量22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发电量29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16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
1-5月份,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4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云南送出电量4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4%。
3.沿海地区电煤消费的增速将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沿海地区六大发电企业的电煤消费从2018年开始减速,当年全国重点发电企业电煤消费总量为13.7亿吨,同比增长8.0%;而沿海六大发电企业的电煤消费总量为2.43亿吨,同比仅增长了1.2%;
今年上半年(见表四),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的煤炭消费增速明显回落,沿海地区电煤消费则出现显著缩量;
后期全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电煤消费形势难以乐观。
4.其它行业的动力煤消费受到抑制。
6月1日开始,全国近2000家水泥企业集体进入为期120天的停产、限产或错峰生产期,会减少水泥的动力煤消费量,变相增加动力煤的可供资源。
从今年6月初开始至9月底,包括唐山市在内的多个生产重地对钢铁企业采取夏季错峰、错时生产,并提出较为严格的停限产措施。
5.发电企业的煤炭“去库存”行动或将提前到来。
夏季消费高峰的电力需求不及预期;
国内动力煤价格出现明显下行;
主管部门对发电企业进口煤炭的限制网开一面;
或将带动整体性“去库存”行动,对煤价产生综合性冲击。
五、北方港口下水动力煤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下降
1.面向环渤海地区的动力煤需求将陷入长期低速增长局面。
铁路直达发运到沿海、沿江地区消费企业的电煤数量持快速增加,相应减少了对环渤海地区的煤炭需求;
东南沿海地区高耗能产业已经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倾向,社会用电需求的重心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面向东南沿海地区的跨区送电快速增长。
2.今年以来港口煤炭发运量继续低速增长(见表五)。
3.蒙华铁路将进一步削弱环渤海港口的影响力。
蒙华铁路与北方港口下水煤的主要资源腹地重合(内蒙古及陕西、山西);
蒙华铁路与北方港口下水煤的“海进江”主要消费地重合(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
蒙华铁路直达运输与“海进江”煤炭相比存在运价和时间优势。
六、限制煤炭进口的后续措施及其影响有待观察
尽管从2月份开始对澳洲煤的进口采取限制措施,但是上半年煤炭进口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见图八)。1-6月份累计进口煤炭1.54亿吨,同比增加830万吨,增长了5.8%。
到目前为止,限制煤炭进口措施的“刚性”不足,大多海关只是要求“不能异地报关或不得给关区外用煤企业使用”,并没有严格限制煤炭进口数量;二是对发电企业的动力煤进口或将网开一面。(见图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倡议书)。
虽然6月下旬再度传出主管部门要求限制煤炭进口的消息,但预计国庆节之前主管部门对限制煤炭进口的意愿仍然偏低。
预计今年四季度限制煤炭进口措施趋严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如果对年度煤炭进口总量实行平控,其负面影响将有限,因为今年上半年仅比去年同期多进口了830万吨,对下半年月均影响不到140万吨。
七、市场情绪对现货煤价的影响愈加明显
1.北方港口煤炭贸易“业态”的变化促使交易各方更趋理性。
年度供需合同“绑定”模式的发展。将供需数量分解为“年度长协+月度长协+现货”三种供应方式、参照三种价格,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整体绑定。
港口“场地交货”模式的拓展;
“指数定价”模式的广泛应用。
2.主要现货动力煤价格指数走势有所差异(见图十)。
3.动力煤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扰动效应增强。
期货交易推动涉煤信息的挖掘和传播;
期货市场对利空、利多因素实际影响具有放大效应;
期货市场对市场情绪推波助澜;
期货市场对现货动力煤价格指数的影响有所增强。
4.生产和贸易企业对动力煤价格的预期过于乐观。
低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限制煤价高位运行的意志和能力;
对近三年来煤炭价格高位运行的原因缺乏正确认识;
对当前和未来宏观经济形势过于乐观;
将部分负面因素合理化。
5.市场情绪对现货煤价影响的具体表现。
今年以来北方主要发运港口现货煤价的涨跌大多缺乏量价配合(见图十一),甚至“反向相关”;
促使北方港口现货动力煤价格快速轮转;
促使现货煤价的波动幅度缩小(3月中旬到现在的四个月来,北方港口现货煤价的最大振幅未超过40元/吨)。
原创丨CCTD副总裁李学刚
来源丨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
本网独家丨转载请注明
End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内容涵盖煤炭、电力、钢焦、建材、化工等行业,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咨询、数据订制、实时信息推送与接入、市场调研、研究报告、煤炭大数据等信息服务。如需更多专业权威煤市数据与分析服务,请致电:010-64464669。
”
好文!必须分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