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教育必须抓早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教育必须抓早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意思是说,从三岁孩子的品行就能够知道他长大后是什么样子,到七岁的时候,就知道他老了的时候是什么品行了。

这就是说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俗话不俗,能够流传几千年的俗话必定有它的道理。

其实,很多家长是很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的,咿呀学语就开始教他唐诗宋词,刚学会走路就让他学习舞蹈,才拿起彩笔涂鸦就让他报了美术班,等等。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一名神童!

但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这些技能的培训过早,就是拔苗助长了,不符合孩子的天性,违反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往往会事与愿违。



这个时期的孩子教育,不应该是技能方面的培训,而更应该注重孩子良好品格的养成!

技能培训不宜过早,但品格养成必须从幼儿抓起。那么应该培养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品格呢?

第一,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就算是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也是有观念的,大人切不可让孩子是非不分。比如孩子淘气,乱扔玩具,大人一定要指出这样做是不对的,虽然他不一定能够听得懂,但一定要表明这个态度,而不能听之任之甚至还夸孩子真棒,能扔的那么远!

小孙女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门上,妻子边哄小孙女边打门,我制止了妻子,又反过来引导小孙女:“人家门在那儿没有动,是你把人家给碰疼了,是你不对,赶紧给人家说对不起。”小孙女虽然似懂非懂,但从那以后,无论她碰到什么东西,都没有再哭闹着去打。

没有是非观念的人,长大后遇到问题肯定也不会从自身找原因,所以是非观念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而家长正是他的老师。



第二,要培养孩子的爱心。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往往会形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懂得尊重别人,不懂得感恩,认为别人为他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长大后,也必然是一个自私的人。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教育他学会分享、学会关爱别人、学会感恩,对任何人的帮助,都要会说谢谢。

第三,要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孩子摔倒是很正常的事,不要一家人惊恐万分,赶忙去扶。要学会让孩子自己站起来。相比于今后他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点儿事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从小就让孩子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长大后很难适应异常残酷的社会竞争。

第四,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些大人怕孩子摔着、碰着,时刻提醒孩子这样危险、那样不行,往往会让孩子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一定要鼓励孩子去试,这样才能培养起孩子的自信心,以后面对各种挑战,才会有勇气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否则,没有自信的孩子是难以担当大任的。



当然,良好的品格还有很多方面,这都需要父母和老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去培养,把孩子培养成品格良好的人,是给孩子最深的爱和最宝贵的财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759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