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为什么你累死累活的,给孩子报补习班,他却不领情

为什么你累死累活的,给孩子报补习班,他却不领情

这两天,同事小吕心情很不好,自己每天工作累死累活的,挣钱养家糊口,给孩子报个英语、数学补习班,没想到,孩子却不领情,根本不想去,更气人的是,竟然说自己有病,没事吃饱撑的,瞎报班。

现在,自己周围的孩子,业余时间或周六日,基本上都没有在家的,不是忙着上文化课补习班,就是忙着上特长学习班。

公交上、地铁上,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形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人背着书包,一手领着孩子,步履匆匆赶场学习的身影。

补习班的教室,孩子坐在最前面几排桌子,最后几排都是清一色的家长。孩子听得起劲,家长也不示弱,拿出自己从小学习的劲头、方法,一丝不苟记着笔记,他们的精神高度集中,生怕漏听了老师一句话或一个字。

现在的社会,还真搞不懂了,到底谁在上学?是什么把家长逼到这个份上了?




对待孩子补习班的事情,即便家长如此卖力,一些孩子要不消极对待,上补习班,出工不出力,要不就是嘴上不说,心里却不领情。

为什么明明自己累死累活的,给孩子报班,他却不领情不乐意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各种文化课补习班,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随后,为孩子报班,也渐渐地在家长中,成为了一种流行病。

无论输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大多数培训班的招生宣传语。也是经常对前来咨询报名报班的家长所说的话。



现在的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孩子,最多的也就两个孩子。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报班了,自己的孩子当然也不能落后,家里条件不好,哪怕省吃俭用也要报,否则,说不定耽误孩子一生。这应该是许多家长的想法,

孩子也有自己的苦衷,本来平时作业就挺多的,每天都写到十点都写不完。好不容易,放学了,却不想从这个教室出来,进了另外一个教室。周六日,本来可以放松休息下,可是父母又报了几个补习班,两天要去好几个地方补习,弄得自己比平常上学还累。



面对这样或那样的补习班,小学生王凡的爸爸,心里也很痛苦,他也不想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可是,现实如此,社会竞争残酷,尤其是中考、高考,一份之差的录取线,就是好几千人。为了将来儿子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好学校,自己和妻子只能拼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补习班。

王凡的妈妈,在一家超市上班,每月工资不高,到手仅仅只有4000多元,除去柴米油盐等等家里的开支,基本剩不下什么钱,孩子上补习班,只能靠自己那点微薄的工资,现在孩子一节课就要300元/小时,一门课下来,总共需花费小一万。报几门功课,就是好几万,这对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吧”。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这样评价道。其实,自己的孩子刚开始算拔尖的,之所以现在成绩有点下降了,是因为班里的好多孩子,都参加了课外补习班。

补习班上,授课老师教的基本上都是超前的知识点,也就是说,是孩子在课堂上还没学习到的。若孩子不参加补习班,一些知识点就无从而知,考试超范围的话,自己孩子的成绩,肯定不如别人好了。

孩子还有一年,就面临着小升初了,这不,自己正向其他家长打听,哪个教学机构的培训班优秀,打算近期给孩子报个班,也冲刺下,争取不久的将来,考上一个好的初中。



妈妈说,以后每个星期日的晚上,自己要上英语拓展课。三年级的学生蕾蕾立马不干了,一边哭一边说:“我的英语又不差,干嘛还要报班?”,一旁的妈妈目光有点茫然,她不明白,自己好心好意地给孩子报班,做错了吗?

每周二晚上美术,周六上午学笙,下午学钢琴,晚上学数学,周日晚上学英语。这是雷雷的平常培训班的标配。孩子的业余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上补习班,可以说,几乎没有多少可以玩耍的时间。大人周一到周五上班都累,都盼着六日能好好休息下,何况这么小的孩子呢?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不光要让她吸取营养,也要兼顾阳光雨露。孩子学习固然重要,但身心健康更重要。孩子的世界里,应该是快乐着、学习着。

我们做家长的,应少些人云亦云,少些拔苗助长、望子成龙,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更要兼顾孩子内心的感受,一些补习班适可而止,留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689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