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今年7月建成启用以来运行如何?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求助该中心?遇到“不靠谱”的律师怎么办?昨日,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高建新、副厅长张亦军走进《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节目,就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律师工作、公证办理等现场回应群众诉求,答疑解惑。
热线1
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求助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今年7月底,江苏省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建成启用,自此实现了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全覆盖。这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怎么理解,老百姓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时,可以求助于这个平台呢?
江苏省司法厅党委书记高建新介绍,公共法律服务在司法行政系统,从供给侧来看,主要是提供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处也是一项本职工作,这当然是不收费的。第二类,是政府购买服务,为特殊人群、特殊案件政府掏钱,为老百姓免费打官司,提供代理、辩护,也就是大家理解的法律援助。第三类,是司法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法律服务机构,包括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律师行业费用主要是通过协议来确定,公证、司法鉴定有指导价格。
高建新表示,为让人民群众获得更为精准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各级都有公共法律服务,这是一个平台和窗口,老百姓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窗口,到里面获取各类的法律服务。省司法厅也启动运行了省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总之,从整体上讲,公共法律服务的大部分是不收费的,是普惠的。“我们现在公共法律服务已经全部进入到实体、网络、热线,省、市、县、乡和村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服务。”
热线2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运行近半年“成绩单”如何?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江苏的全覆盖运行已有近半年时间,接待群众和帮群众解决问题有没有一个数据的统计,多大程度可以满足大家的需要?
“网友帮我们归纳过,我们中心就像公共法律服务的一个“淘宝网”,我们更致力于打造成一个老百姓身边的法律服务资讯平台,所以我们在老百姓最方便的地方安排建设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这样的具体办事平台。”江苏省司法厅副厅长张亦军介绍,中心迄今为止已经接待了1600多当事人,已经办理了600多件的具体法律服务的事务,包括公证事项。省级中心开发了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包括组织省内优秀法律服务专家,提供特约服务,很受老百姓欢迎。像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的马律师,预约服务的时候解决了一件当事人已历经十三件诉讼的事项。
在前期的工作中,兼顾到不同人群对法律服务消费的习惯,除了实体平台之外,也建设了电话热线和网络平台。因此在省内的任何地方,24小时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都可以得到专业律师驻场的法律咨询服务。
热线1
“律师”收费后迟迟不服务应该怎么办?
盐城大丰区新丰镇的黄先生反映,哥哥是残疾人,与工厂发生纠纷。他通过一个照相馆老板,找了“大丰区新丰镇律师事务所”,去年8月份把材料给了事务所的人,还转了2000元服务费给他,当时签了合同,但是合同文本没有给他。现在对方一直拖着未提供服务,这该怎么办呢?
江苏省司法厅律师工作处处长曹扬文表示,律师事务所没有像“大丰区新丰镇”这样的名称,这可能是一个基层法律服务所,或者是其他服务机构。但是不管怎么说,从黄先生所描述的情况来讲,无论对方是律师还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都应该在接受当事人委托以后,依法执业、规范执业、尽职执业。他表示,之后会具体了解黄先生遇到的情况。
曹扬文说,现在老百姓因为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存在一些找律师的过程中,究竟哪些是正规机构,哪些是非正规的机构,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司法厅的官方网站,包括12348网站都开通了找律师的平台,把相应的律师事务所,包括基层法律服务所的人员信息、机构信息,包括执业信息、信用信息,都在这个平台进行了展示。
“如果当事人是需要找律师,可以通过浏览这个平台,通过“淘宝式”的搜索或者是查询,找到适合自己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4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