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比生命更重要的是觉悟`李尔纳

比生命更重要的是觉悟`李尔纳


李尔纳:1944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是当代的一位奥秘士和觉醒导师。他深切致力于指导、帮助修行者回归本源。

只是感受它,并允许它表达……

//////////


寂静法师曾说过:比生意更重要的是生活,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命,比生命更重要的是觉悟。


觉悟是另一个更高层次、另一个更美世界的生命。


尽管我们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而未来的穷人,就是没有精神境界的人。


对心灵世界的探索,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必然的趋势。


下方是学生与李尔纳的对话:


问题1:对于批评我的人,我应该如何回应?


如果有人评判我,或批评我,我不会将其揽到自己身上来。如果他们想评判我或批评我,那是他们的自由。他们所展示的是他自己,并不是你。他们在暴露自己爱批评、爱评判。


实际上,我会对他们感到慈悲,因为他们仍然陷在那些限制性且痛苦的能量里不能自拔。


你需要问自己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或评判?是你需要别人的认可或接纳才导致你把他们的评判和意见捡了起来。如果你不需要他们的认可或接纳,他们的评判或批评就不会影响到你。


问题2:我在读你的书《回到当下的旅程》。我经常看到这个词“生命的实相” 。你能否具体地定义一下“生命的实相”是什么?


当我谈到生命的实相时,我指的是你可以真实度过的唯一的生命,意即:


在当下时刻度过的生命。当你在头脑里的时候,你是在过去或未来里;这是个念头、记忆和幻想的世界;是概念、想法、见解和信念的世界。头脑使你能够参与时间,它给了你活在此刻之外的感觉,但却是幻象。真相是,此刻之外没有生命,你也无法在此刻之外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就是觉醒。


你无法用头脑来理解我说的话。觉醒的状态超越了不停思考、理解的头脑。当你完全临在以至于你的念头停下来的时候,生命的实相就显露出来了。在觉醒状态,你与当下的一切临在,你的过去没有侵入并扭曲你对当下时刻的体验。你也没有迷失在某个想象出来的未来里。



问题3:我最近一直感到抑郁和焦虑。你能讲讲抑郁吗?


如果你要走出抑郁,就必须要学会如何有觉知地、负责地表达愤怒。真正的表达愤怒并不是情绪宣泄,而是要敲对音符(要做对)。


你必须允许愤怒发出它自己的声音。愤怒并不友善。它要大喊大叫、责怪和伤害。当你允许愤怒去表达时,你并不是要除掉它。你只是单纯地允许愤怒存在,并表达它自己。


重要的是,不要把愤怒倒给别人。在表达你的愤怒时,不要牵扯任何人。


最好是回到你的房间,关上门,私下里对着伤害你的人表达愤怒。要夸大愤怒,把它戏剧化。让愤怒充分做它自己。如果你按我说的方式充分表达愤怒,你会开始大笑。


每天结束时,寻找一下究竟是什么使你生气了。花5或 10分钟以负责地方式表达它。你可以让它成为你每日的静心活动。



问题4:在你的网站,你在介绍里谈到“完全没有评判”是觉醒的第二步。我发现这非常难。我已经体验到了评判既伤人又伤己。然而,在生活中克服评判真的太难了。


你要下定决心自己不再去评判。你既不评判他人,也不允许自己被他人的评判影响。这个决定要由你来做,而且要下决心坚持下去。这并不是说评判就这么容易地停止了。旧习难改。


每当有评判升起,你都要觉察它。不要评判它,或试图停止它。不要害怕把评判表达出来,但要确保没有把评判指向任何别人。听自己大声地表达评判会很有帮助。如果你这样去做,而且完全不相信它,你就会看清它的荒谬之处。你很可能会大笑。一旦你认出了评判,就放下它。


切勿评判“评判”本身。对“评判”的评判就如同是双重枷锁,会使你陷入评判更深。



问题5:身体的疾病是什么引起的?是头脑的状态、随机因素、外在的影响、业力、过去世,或者是生物化学方面的原因?还是跟所有的这些因素都有关?


身体疾病的原因的确包括了以上提到的全部因素。


如果我们忽视情绪的不适,这就很有可能会以身体的疾病或病痛的形式显现出来。比如,如果你的内在长时间内都携带着怨恨,那么这就会对你的身体产生影响,而最终造成你身体的不适。压抑的受伤和愤怒也是如此。


内疚,也毫不例外!如果身体不得不携带着所有这些压抑和未被解决的感受,最终这种负荷的症状就会显现出来。


至于业力因素,有些时候,过去世是引起身体疾病的根源,需要把那个过去世带入觉知之中疗愈才能发生。


这种疗愈可以发生在灵魂层面,同时也会发生在情绪与肉体层面,而且有时候相当神奇。我曾经指导过一位女士,她患有一种无法用手术治疗的脑瘤,且会不久于人世。当她打开了她的一个过去世,而那一世与极度的罪恶感有关,她的脑瘤就消失了。



问题6:恐惧是什么,我怎样处理它?


恐惧是当我们的生存受到威胁时所升起的一种原始感受。如果在这一刻,你的肉体在遭受致命的威胁,你不会去思考。你不会吓得手足无措。你会单纯地以“战或逃”来应对。


但是,随着我们变得越来越复杂,进入头脑以及思想和情绪的世界越来越多,恐惧也不适当地进入到了那个世界。如果有人批评、侮辱或拒绝我们,小我就误以为我们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于是我们就进入了“逃或战”的应对机制。


我观察到在我指导过的人里有另外一种恐惧。当人们不想充分体验感受时,不管是受伤、愤怒,还是暴怒,他们就切断与自己的联系,这就创造出了一种内在的恐惧。通常这种恐惧会显现为焦虑或惊恐。当他们允许自己充分感受情感时,恐惧或焦虑就消失了。


所以,你要如何对待恐惧?显而易见的答案就是更加临在地去生活,恐惧就会很少。而且,要坦诚、真实、充分、负责地体验和表达你的情绪感受,恐惧对于你来说也就不是问题了。


以下来自李尔纳著作——


一、享受寂静


当你全然临在时,思想会停止并且你的头脑是寂止的。


你并没有使思想停下。而是当你临在时它就会自然如此。当你临在时,思想会停止是因为思想总是与过去或者未来有关。你无法思考当下。你必须要把自己从当下拉出来以便进行思考。所以,如果你与当下之存在全然临在时,你必须脱离头脑及其思考的世界。否则你不可能临在。随着你从过去与未来的头脑世界过渡进入当下的世界,你的内在会有明显的转变。


你无法停止思考。这是不可能之举。要思考停止的努力会加强思考的过程。你能做的就是放松,一旦注意到自己在头脑里了,就把自己带到和临在之物共处。凡是在这一刻你可以看到它,听到它,感觉到它,尝到它,触摸到它或者闻到它,那么它就是属于当下时刻。


你能与之临在的,绝不是你头脑记住的或者幻想出来的东西。你无法把它想象成为存在。它就在此刻实际存在于这里,所以你能够与之临在。于是,你的思想会停止,当你头脑寂止时,你会体验到一种深度的祥和感。


然而,随着你越来越多的临在,更深一层的祥和和寂静在等待着出现。当你的头脑更加沉寂时,一扇内在之门被打开,从而允许无限和永恒的寂静涌现。这个无限和永恒的寂静就是你本体的实质。


它是你的真实本性。它是所有存在的本质。它是纯粹觉知的永恒寂静的显现。它是你的“本我”。它是你在此刻而且仅仅是此刻的维度。它是你在一体(合一)中的维度。



二、把自己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你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 如果有来自过去的情感,一直被压抑在内,你就必须要允许这些情感上浮,并有觉知地、负责地将它们表达出来。你不是要试图消灭这些情感。你只是单纯地允许它们去表达。凡是存在的都有权利存在,这包括需要,受伤以及怒火等情感。如果在你小时候这些情感不被允许存在,因为当时这些情感太过痛苦,或者不允许它们去表达,那么就必须要恢复它们那曾经被拒绝的有觉知地表达。


2. 宽恕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使过去从你的内在释放掉,同时也可以把你从过去里解放出来。宽恕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对你伤害过的人,要求得他们每个人的原谅。宽恕必须发自内心。有时候,在你宽恕伤害你的人之前,你需要先去全然感受你遭受到的痛苦和对伤害你的人的怒火。


3. 对有些人,为了能真正地宽恕和释放,有必要先疗愈过去。好在是,经由觉醒的临在的力量,即与神合一的状态,以一种不可思议而且超越信仰的方式,可以成功进行情绪和灵魂的疗愈。在给他人做案例的过程中,我经常看到由于我们成功地将过去创伤性的经历带入觉知里,人们的生活就被改变了。这些经历也许是今生或者是前世的,而在此之前,它们一直被投射到当下并影响着人们对目前生活的体验。


4. 如果在某种程度上你还有怨恨,愧疚或责怪,那么你就不可能临在。原因很简单,这些情感会把你禁锢在过去。你必须把这些情感带到表面。以爱和接纳的方式把它们带入到觉知里面。要辨认、拥有、坦白以及表达这些情感,但是不要把它们投射到任何人身上。不要相信它们。你允许它们进入觉知,这样它们就不会再隐藏同时也不会再无觉知地控制你。怨恨、责怪和愧疚,这些情感显示你没有为你自己的生活或自己负责。因为责怪别人要比为自己承担起责任容易的多。


5. 以下是最难懂也是最难克服的。如果你不停地借由回忆过去的幸福经历而制造愉快的情感,你就会永远停留在头脑和小我的束缚里。认同幸福的回忆会把你禁锢。



三、处理情绪之痛


处理情绪之痛的唯一方法,就是感受它。你越是以轻柔温和的方式去感受它,它就变得越容易。


处理的方式完全可以轻柔温和。你可以没有抗议,没有抱怨,也没有指责地去感受它。没有必要去修复,或者把痛苦赶走。只是去感受它,进入它。


如果痛苦来自过去,那么它要的只是被体验。过去的事情还未被体验是由于当时太过痛苦。你在当时也太脆弱。所以你就压抑了痛苦。


这些事情在等待着被体验,以便能够被释放。如果你真的对自己温柔,你也许会发现痛苦,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庞大和可怕。



是由于你拒绝走近它,才给了它规模和力量。


走近它,它就会消失。


我所采用的常规途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痛苦,总之,是让自己感受它。


你没有必要对它做什么。你没有必要铲除它。你没有必要拥抱它。你没有必要了解它,或分析它的来处。


只是感受它,并允许它表达……



如果是愤怒,就大喊大叫,还可捶打坐垫。


以静心的方式去表达愤怒。这意味着你以负责的方式,允许怒气全然、真实地表达出来,


但不要陷入其故事里面。怒气来自过去,与当下无关。


如果是悲伤,就哭泣吧。不用担心有无纸巾。让眼泪尽情流淌吧。


如果是痛苦或是受伤,就去感受它,但是不要有抱怨,抗议,责怪,或者分析。


你会触及你从未想到过的,内在的爱与喜悦,它就深藏在愤怒、痛苦和受伤之下……

(转载声明:文章转自圆种智,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本号转载部分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注明原作者及出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4442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