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件有趣的事儿。
人一生得有两种本事,一是能活着,二是能有趣儿。倘能修得大成合二为一,能有趣地活着便是高人。倘能持之,能有趣地活过一生便是大境界。
俺就不错,一能吃饭,可保活着。二能瞅书。本无趣之人,但书是有趣的物事儿,无趣之人做有趣儿的事儿便可得些趣味。
读书可识得作者之趣儿、编者之趣儿,甚至设计美工之趣儿。倘借书来读,更多得了所有者之趣儿,便更加好玩儿。
之前对封面的一通大论,嗬,引那兽一通大乐,却是好不恼人。不过,添个乐子最好,谁得对错倒是无谓。今再看来,还是俺的生动,特别是因这一乐,反倒别样滋味。
不知何时毛病,倘一本好书,有趣之处,难忍不胡写乱划,脑中是自己拍案叫绝的画面,甚至是与作者击拳相乐的场景,最终却都是落在于那所有者共论同乐的情形里。
不知道是哪个年代干过啥受的刺激,能记得这些场景,像大上海?
把人书弄得污了,便再置办一册吧,正好人家也喜爱整洁,便拾掇个整洁的出来,恰好相连带的又得了作者的其他作品,也是意外收获。不过售罄,一直未给寄来,只得了这册,不是今儿作文,倒是忘了这茬,回头催之。
书的活动封面里面那半拉折页(说得明白吧,不知道这有没有个专业的称谓,叫做什么,想来一定是有的,不然印刷厂的师傅不得活活累死)
那页有作者的介绍,干过小生意、卖过服装、摆过地摊……顿觉喜欢。被人带得真接地气,看些“凡夫俗子”,便觉身可贴近,心里也亲近。
人没间断的是画画、读书、写字。觉得喜欢之余,也难免自惭,人才高,咱不能及也。评注:干得挺杂,多种生业而持雅趣,必是有趣之人。
再扉页,一句话:我们活在世上,不过想生活更有趣些。便评:果然(验证了有趣之人)。人生之最大意义莫过于创造,最高品莫过于有趣。(当时脑中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一闪而过,便和自己解释,俺不是在论那些大意义,纯个人闲暇意趣中取向)
再页,名字旁边一丛草,还开着黄花,便想起河来。想补上河岔的冲动,照量一会儿,明白过来,俺不会啊,画不明白,还是算了吧。便又掂量这草的方位。似乎不该在此,放下边角落?不好,右角失重,左角显乱。中间出版公司名头上边?让人家头上长草,估计也不能干。最后便觉这草多余,索性不去想它,翻篇儿。
翻篇儿
再页是最上那图,倒不知和书中内容有啥关联,因为之前人推介时,翻过,好像不是插图,理解是作者画的?落款像友直?便想起山乡巨变的大家来,大家不会画这吧。谁知道呢,不过既然是有趣之人收罗的物事,该有趣味儿。便标注:且把图先都放过,回头再来品味。也是因为看书嘛,总是急着先看文字的。不似以往跟人显白,看那啥历史著名禁书,整好几个版本的,然后还都是看画的。
这通划拉
终于言归正传,是要说人自序的随笔么。
人说帮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了。顿觉——爽!俺评:牛逼的理由,开篇直出,冠冕堂皇(其实内心里还有一层意思:这货脸皮真特么厚)
人接着说第一份工作蛮体面的,是银行出纳。俺跪服,评:更牛逼,怕不是要引得趋之若鹜去打架(心说不知道凭借啥关系呢,当年小地方,有些事情是很有味道的,脑中便浮现出镇上的信用社),借机用手机查了一下鹜字,知道是鸭子的意思好多年了,但是一直不会写,认识。查完还是没记住,写时便瞎写。
人说因为数不过来钱(先天不大识数),被领导婉劝换份工作。俺评:白眼(大大的)若不是括号说明,差点儿以为越数越少的本事,此句补充的还是有嫌疑。人这领导也是能识人的,也是有套路的,竟会婉劝,却说不然你早晚会被关到白湖农场去。此地未得考证,不过心里估计是啥劳改类的地方吧。人这领导婉劝的意思就是你快别特么干了,不然早晚得进监狱。却喜欢作者那自我感觉的良好,这属于婉劝。搁老人眼里,这纯粹是个丧么炫儿嘛,顿时觉得这领导也可爱起来。
人说又改行做了野外测量,专管看水准仪、经纬仪……俺评:却会看数字?也难怪,当年连初中生都缺,何况高中生(虽未毕业)。竟还专管,不禁又喜欢起他新单位的领导来,真会识人。再看下一句,另一个人记数据。不由得点头,这领导是会识人的,便不禁佩服起当年人工作的认真严谨来。
人接着介绍,后又干过杂七杂八好几十种生计,摆过地摊、卖过盗版光盘、摆过象棋残局……心中顿时一个声音——嗬!——真心地为他喝彩,也是暗生的羡慕。俺评:大隐的高人。人说过的大隐隐于市嘛,更大的瘾隐于……这不能说,要不更得被人说是流氓。
人说爱读书,那书名听都没听过,却也有亲切的——《知音》,当年也是翻到啥算啥,也看过很多本的,竟还有《中国烹饪》,顿时想起小时翻过的菜谱,啥名忘了,却只能翻几页,便觉无味儿,看不下去。人却谦虚,只说还克化得动。顿觉这词好生动。
人说后从事书法教学,还至今。俺评:想起咱这里擦鞋匠,书法那叫一个棒。写这文时,把心中另一隐约的感觉发掘出来——便觉这厮虚鄙。要么能骗来学生,要么其实是一书香文人,却故意说得跟街头无赖样的。细一想,人就是一文人嘛,却又有了这多不羁的生活。潜意识的向往,内心是羡慕嫉妒吧。
人说写东西是为了背字根,心道真特么狗屁理由,背个字根能搞成这样。人说就是为了避免枯燥,就跟看黄片一样,不满意老看妖精打架,就升华了一下,整成三级片了。俺服,评:这比喻,老师一定不少。
这通忙活,看个序也整得这么繁琐,这看书也不是啥太有趣的活哈
人说大约是ID的名字起对了,字写得就勤快了。不觉暗生共鸣,这可能是一条捷径哈,可以一试。俺评:论起名的重要性。
人说又后悔了,有这时间,去造假画,八大、石涛也能好几十张了。不禁更加鄙视,想起闲鱼上的仿画,千儿八百一张,其实千儿八的俺未必买,主要是八大,石涛也是俺喜欢的,便给些个高价。心道:好像你能卖出去似的。另外也添好奇,这家伙画得怎样?便想翻翻书中有无联系方式,查找画看,内心还是有个声音的:应该还是不错。俺评:虽是无心插柳,可也耽误人家正事儿了。
再往下也好玩,却没让自己更多联想。
然后看到真性情,一下便从内心中真真切切地喜欢上这人了,便觉自己与推荐俺书的所有者真正契合了,共同喜欢的理由重叠在一起了。每次灵犀一起时,脑中都是两个身影走近,然后重合在一起的影像。这一下,便又多了一次重合。
人说出书有怕。且不说怕对不起花钱买书的人,这一番真心。单说怕对不起树,纸是树做的。便觉为此可以一哭,肆意时可也,因为感动。俺评:这是看过所有序言中最动心的理由,真性情也,真趣味。倒想起人说俺了——看啥都有生命。且是枯白之中自有大鲜活。
人引了陶弘景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顿觉满纸生香,景在眼前,此书俺可走进去了也。俺评:不怪是修道之人,禅意田园之祖境,想了想自己所读诗少,然而好诗确有,便添上之一,括号里曰:寡闻,余未见之。
先到这儿吧。
下篇续读再说,如果不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528398.html